回覆列表
-
1 # 小曉醫生
-
2 # 形志資訊
腦幹是人體很多生命中樞的交集地,如體溫中樞,呼吸中樞吞嚥功能等,大面積的腦幹梗死很難避免上述中樞的破壞,病人往往很容易由於呼吸中樞的抑制,吞嚥功能的障礙導致肺部感染或感染加重,排痰困難,肺部炎症控制不佳,反覆高熱,褥瘡,營養不良,呼吸衰竭,電解質紊亂等併發症死亡,像你說的你父親現在能坐能站,說明並沒有影響到機能神經,但是還是不能大意,飲食上低鹽少油,積極進行康復訓練,預防二次中風,建議可以配合愛來奇康復器來進行康復訓練,康復效果會好得多。
首先,腦幹的解剖結構自下面上可分為延髓、橋腦、中腦和間腦。其主要功能如下:
1、腦幹內的灰質分散成大小不等的灰質塊,叫“神經核”。神經核與接受外圍的傳入衝動和傳出衝動支配器官的活動,以及上行下行傳導束的傳導有關。包含有支配頭面部和咽喉部的神經、感覺、運動核,主要支配眼部活動的運動神經,以及面部的運動神經,叫面神經,面部的感覺神經叫三叉神經,支配咽喉部的肌肉叫舌咽神經。
2、延髓和腦橋裡有調節心血管運動、呼吸、吞嚥、嘔吐等重要生理活動的反射中樞。若這些中樞受損傷,將引起心搏、血壓的嚴重障礙,甚至危及生命。
3、腦幹內還有網狀上行啟用系統,主要是維持大腦的清醒狀態。如果腦幹受損,就可能出現昏迷,甚至死亡。
延髓尾端在枕骨大孔處與脊髓接續,中腦頭端與間腦相接。延髓和腦橋恰臥於顱底的斜坡上。
所以,腦幹是至關重要的位置,主要是維持個體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均與腦幹的功能有關。
要根據患者梗塞所側重的位置,其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預後也有所不同,其存在個體差異也就較大,恢復情況也有所不同。
分享一位腦幹梗塞患者的病情, 病人女性,55歲,腦幹梗塞的表現是左側肢體完全性 癱瘓,失語,無吞嚥反射,右側面神經癱瘓。患者因就醫及時,15分鐘後送到醫院。排除出血後,綜合分析患者的一般情況,符合溶栓治療的所有適應症。在半小時內進行溶栓治療,再加上後續的藥物治療以及康復鍛鍊,患者在住院25天左右,在家人的幫助下可以下地行走。患者一個月後複查可以在助行器的幫助下行走,可以簡單說些單字,可以用勺子自己吃飯。如果患者堅持康復鍛鍊,恢復的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