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獅

    金庸老先生一套《射鵰英雄傳》寫盡天下豪邁與俠義精神,而讀者只知有郭靖,卻不知郭靖其人在歷史之中是有原型的。此人便是唐朝郭子儀之後,元朝大將郭侃。

    父子兩代於蒙古汗國皆有大功,郭侃長成之後,被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視為安答。郭侃自幼學習武藝與兵法,史書戰冊無一不精,20歲之時,便已經是“萬戶”身份。第一次上戰場,便是對金國之戰,當年父親被金華人用流矢擊中而死,國仇家恨不可不報。郭侃作戰勇敢,而且善用計謀,多次大破金人。

    蒙古破金兵圖↓

    公元1253年,郭侃隨旭烈兀(成吉思汗之孫)西征,連克數關,助其建立伊爾汗國。郭侃率西征大軍第一戰便是征服木乃兮之戰,這一站郭侃以寡敵眾,僅以騎兵五萬破一百二十八城。其後,郭侃又率軍攻打巴格達,這次戰役以七萬蒙古軍破巴格達守軍十萬餘人。郭侃深受蒙古文化影響,殺戮之心很重,敵人不投降便會在破城後進行屠城,巴格達被攻破之後,西城盡遭蒙古軍屠戮。東城被舉火焚燒。整個西征過程之中,郭侃為旭烈兀攻破城池城寨三百多,斬其敵軍不計其數。

    其後,郭侃再次統兵攻打“天房”(今沙烏地阿拉伯),郭侃殺天房人無數,破城一百八十五座,當地人聞郭侃之名如畏虎,稱其為“東天將軍,神人也”。

    緊接著,郭侃率兵逼近敘利亞“富浪”地帶,這裡居住著歐洲基督徒騎士團,其中以法國騎士為主。郭侃在地中海海岸策馬,攻破十字軍騎士團要塞普勒斯等地,而後北上直指小亞細亞半島,此戰得城一百二十座,西方人紛紛來降,不敢與之作對。

    旭烈兀大軍正在商議北上進入歐洲或南下埃及之時,訊息傳來,蒙哥汗去世,忽必烈繼位。旭烈兀在中亞建立伊爾汗國,而郭侃並沒有留下幫其治理國家,而是返回中原,聽從忽必烈派遣。

    公元1270年,郭侃率軍攻打襄陽,並將其攻破。因其制壓江南有功,而被封為海寧知州,在職一年後去世。年60歲整。

    蒙古軍攻陷巴格達↓

    縱觀郭侃一生之中,攻下城池多達七百餘,可謂罕見。郭侃智勇雙全,有勇有謀,精通兵法,善於用兵。金庸著《射鵰》之時,將其原型引用到郭靖身上。但郭靖在某些方面強於郭侃,比如郭侃多次屠城,而郭靖卻從未如此。另外郭侃效忠蒙古國主,而郭靖雖在草原長大卻一心效忠大宋。由此可見,金庸先生對郭侃是有褒有貶地。

  • 2 # 四十五度說

    郭靖在金庸的小說中出現的大概有3部,第一部主要就是描述他的《射鵰英雄傳》、第二部是重要的配角《神跳俠侶》、第三部就是《倚天屠龍記》。倚天屠龍記中雖然沒有正面描述,但是有對郭靖的事蹟進行側面描述。

    郭靖的性格特點就是憨厚、老實、重情義、勤奮、愛國、死板等等。

    基本上所有的電視劇或者小說中的人物都有參照的,也就是對於這個人物進行塑造。具體的參照角色只有筆者知道,但是特別是這種武俠小說就有誇大的成分。歷史上是真正存在郭靖這麼一個人物,在《宋史》中就有記載郭靖,是四川一個土豪的護衛隊首領。當時也是反抗真金國的壓迫,真金國當時要求漢人必須削髮並且改穿真金國的服裝。郭靖做為一個愛華人士,肯定不會就範,帶著當地的百姓沿著江邊逃,最後到無路可逃時就投江而死了。當然他不像武俠小說中提到的武功高強,可以以一敵百,但他的大義凜然精神和小說中的郭靖是一模一樣的。當然小說中還有很多虛構的故事,比如和成吉思汗的關係、和黃蓉的愛情故事。

    還有一個人物就是《元史》中的郭侃,郭侃的經歷和小說中的郭靖有點類似的。郭侃是蒙古帝國的將領,出生在名將世家。少年時就是百戶長,有勇有謀、英勇善戰,被對手成為“神人”,跟隨蒙古軍隊西征,大概統計是有700多座城池,根據戰功已經達到萬戶長的職位,所以在59歲時被封為海寧知州,但只在位一年到60歲時去世。

    具體金庸是根據哪個角色進行塑造的只有他本人知道,我們這裡只能是揣測作者的心理。並不能代表一定是,也有可能是作者只用了這麼一個名字。其他的都是作者根據小說劇情的需求自己塑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哪個配置的機型支援雙4G的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