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左養右學育兒

    1.不要一味為孩子選擇。

    只要孩子覺得開心,其實不管紅色還是藍色都好的。孩子的選擇與大人是很不同的,可能大人覺得紅色好,到了孩子那裡可能就變成藍色的好了。

    2.不要嘲笑自己的孩子。

    總是用嘲笑的方式總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尤其在幼兒期的孩子學習爬行、學習語言時,一再強調別人的孩子做得多麼多麼地好,這樣會讓他(她)失去做好的信心。

    3.不要什麼事都包辦。

    沒有能力,何來自信?幼兒期的孩子,主要是培養孩子的習慣,如果你什麼事都包辦了,那麼他(她)的自理能力或是以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很差,更別提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4.不要阻止孩子探索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每個年紀,都會有自己感興越的東西,如果孩子喜歡自己去探索,那麼我們家長就必須要學會如何引導、幫助,而不是去阻止。

    5.不要總是阻止孩子與夥伴玩耍。

    孩子的童年,開心才是最重要的,而與夥伴玩耍卻是一種讓孩子很開心的方式。

    6.不要用打罵的方式與孩子交流。

    這是最不好的方式,在打罵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必定也是非常粗魯的,因些必須禁止以這種方式與孩子交流。

    7.父母要做好表率。

    可以想象,一個家庭裡面父母本身就是比較怯弱的人,他們的小孩比較大膽的可能性就很小。很多媽媽們看到蛇、老鼠等動物是反應強烈,小孩看在眼裡也會覺得動物很可怕,不敢輕易接觸。父親如果在日常交際中也畏首畏尾,比較怯弱的話,對孩子只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他馬上就能仿效爸爸的做法,在與人交往中比較被動。所以,要想孩子自信,父母自己首先就應該做好表率。

  • 2 # 滿目浮華

    孩子的早期教育至關重要,性格大多都是從幼年養成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什麼事家長要先徵求孩子自己的意見,不要用我都是為了你好來對孩子,要先清楚孩子的思想,不要讓孩子過分的依賴家長,什麼事都不承擔責任,要讓孩子遇到問題第一時間自己先解決,然後有不對的地方家長從旁指導,讓孩子理解什麼是正確處理事情的方法,不要都為孩子做了,然後說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夠了,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因為孩子以後早晚是要進入社會的,是需要融入集體的,誰也不希望以後自己孩子到了社會以後是一個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情商低,現在社會上更需要情商高的人。培養一個孩子需要傾注父母所有的心血,要科學的教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評價《家有兒女》中小雪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