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曰愛人
-
2 # 郭軍龍8
我就是潼關人,我為潼關而驕傲!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潼關自從設立以來,在這裡發生了大大小小無數的戰爭:
東漢末,曹操為預防關西兵亂,於建安元年始設潼關,並同時廢棄函谷關。東漢建安十六年,曹操與馬超、韓遂在潼關大戰,潼關之名,始見於史。西晉永嘉三年,晉朝南陽王司馬模守關中,部將趙染以蒲坂降漢趙君主劉聰,劉聰使趙染等攻司馬模於長安,戰於潼關,司馬模兵敗,趙染長驅直入到渭南。
東晉咸和三年,後趙武帝石虎攻漢趙的蒲阪,劉曜急行軍救援潼關,石虎退兵。咸和九年,後趙河東王石生舉兵於長安,討伐石虎,石虎遣其子石挺為前鋒,攻長安,石生遣大將郭權拒之,戰於潼關,石挺敗死,石虎奔還澠池。
永和六年,前秦君主苻健,遣其弟苻雄率眾自潼關入,此時後趙雍州刺史杜洪據長安,遣兵逆戰於潼關北,敗走,苻健遂入關中。永和十年,東晉名將桓溫伐秦,不克,還自潼關。潼關發生的此等戰爭如此之多,足見此地的重要。歷代各朝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都在這裡駐屯重兵,設關把守。那麼潼關為什麼如此重要?
潼關設於東漢末,當時關城建在黃土塬上,隋代南移數里,唐武則天時北遷塬下,形成今日潼關城舊址。唐置潼津縣,明設潼關衛,清為潼關縣,民國時襲之。因為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裡形勢的隆要!
-
3 # 子曰愛人
有。
潼關在關中、中原、山西三大地理單元之間,可謂天下嚥喉。
潼關是崤函通道的西口,關中平原的門戶。西接長安東通洛陽。
潼關在黃河和秦嶺之間,是從中原進入關中平原的必經之路。
潼關地形險峻,易守難攻。
-
4 # 郭軍龍8
我就是潼關人,我為潼關而驕傲!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潼關自從設立以來,在這裡發生了大大小小無數的戰爭:
東漢末,曹操為預防關西兵亂,於建安元年始設潼關,並同時廢棄函谷關。東漢建安十六年,曹操與馬超、韓遂在潼關大戰,潼關之名,始見於史。西晉永嘉三年,晉朝南陽王司馬模守關中,部將趙染以蒲坂降漢趙君主劉聰,劉聰使趙染等攻司馬模於長安,戰於潼關,司馬模兵敗,趙染長驅直入到渭南。
東晉咸和三年,後趙武帝石虎攻漢趙的蒲阪,劉曜急行軍救援潼關,石虎退兵。咸和九年,後趙河東王石生舉兵於長安,討伐石虎,石虎遣其子石挺為前鋒,攻長安,石生遣大將郭權拒之,戰於潼關,石挺敗死,石虎奔還澠池。
永和六年,前秦君主苻健,遣其弟苻雄率眾自潼關入,此時後趙雍州刺史杜洪據長安,遣兵逆戰於潼關北,敗走,苻健遂入關中。永和十年,東晉名將桓溫伐秦,不克,還自潼關。潼關發生的此等戰爭如此之多,足見此地的重要。歷代各朝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都在這裡駐屯重兵,設關把守。那麼潼關為什麼如此重要?
潼關設於東漢末,當時關城建在黃土塬上,隋代南移數里,唐武則天時北遷塬下,形成今日潼關城舊址。唐置潼津縣,明設潼關衛,清為潼關縣,民國時襲之。因為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裡形勢的隆要!
回覆列表
有。
潼關在關中、中原、山西三大地理單元之間,可謂天下嚥喉。
潼關是崤函通道的西口,關中平原的門戶。西接長安東通洛陽。
潼關在黃河和秦嶺之間,是從中原進入關中平原的必經之路。
潼關地形險峻,易守難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