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鳶飛九天2018

    如果評價晚年的李世民,我大概會說:幸虧死的早。李世民作為真正的千古一帝、明君的象徵,他的文治武功,在封建王朝數千年曆史始終被人津津樂道。李世民幾乎成為明君的楷模,他重用賢才、廣施德政、從諫如流,對外則東征西討、打垮突厥,被諸多民族尊稱為天可汗。李世民與魏徵的關係,更是千年來明君與諍臣的象徵。

    但是,晚年的李世民卻在魏徵死後,將下令砸毀了魏徵的墓碑。一貫以從諫如流著稱的李世民為何卻下令砸了魏徵,這個諍臣的墓碑呢?

    晚年的李世民,不再是明君的模板,他開始貪圖享受,甚至意圖長生不老。晚年的李世民開始厭惡魏徵,討厭直言,他修築宮殿,大興土木,窮奢極欲。魏徵發現唐太宗變的“漸惡直言”。

    甚至曾經說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到唐太宗卻開始大肆徵發勞役,大興土木。李世民甚至說“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翻譯成白話就是說,老百姓閒著會沒事兒找事兒,是賤骨頭,就應該長期做牛做馬,全然忘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晚年的李世民不但窮奢極欲,也開始貪戀美色,他到處蒐羅美女充斥後宮,甚至連他的弟妹都不放過。一代女帝武則天也是這個時期進入後宮的。也幸虧魏徵死的早,照李世民這樣的趨勢,如果魏徵多活兩年,被推倒的就不是他的墓碑,而是他的腦袋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李世民也是肉體凡胎,也有人類所擁有的所有慾望。前期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後期開始變得昏庸和驕奢淫逸。幸虧李世民死得早,如果李世民不是52歲去世,多活了幾年,也許他明君的稱謂,會被蒙上一層厚厚的陰霾吧。

  • 2 # 史說新傳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主,皇帝中的楷模。他重用賢才,廣施仁政,尤為著名的是善於納諫的品質,為後人所稱頌,在他在位時實現了"貞觀之治",他的“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更是成為千古名言。

    但如此英明的君主,在晚年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難解的政治困局之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接班人問題",太子李承乾與侯君集等人謀圖不軌之事敗露後,太子被廢,位列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被誅殺。而且到他的中晚年,他對於群臣的意見,就表現出“不好直言”的作為,已遠沒有早年寬容了。不僅如此,他的猜忌心理也日趨嚴重,許多當年隨他征戰建功立業的大臣被猜忌,有的甚至小命不保。

    晚年的李世民在生活上開始大興土木,沉迷酒色,四處巡獵遊幸,醉心於長生不老之藥。結果五十二歲就去世了,結束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會發生地震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