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熊小菜
-
2 # 劉大笑笑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消費發生變化,這些品牌則是迎合消費需求,更加細化品牌系列,來迎合不同的消費群體,也並能說是不好過,是企業的發展戰略,競爭是時時刻刻都有的
-
3 # 慢測評
市場逐漸飽和,大廠商用子品牌進一步搶佔市場,競爭必然更加激烈。而他們這麼搶市場,總需求量基本是不變的,那麼此漲彼消,倒黴的可能是一些邊緣小廠商,留給它們的生存空間就更小了,最不好過的應該是它們。
-
4 # 先森數碼
感謝各位夥伴的閱讀。
從2018年底的紅米獨立,小米嚷嚷要進軍高階,把做極致價效比手機的使命交給“redmi”;而一直主打線下的OV大廠在今年紛紛反過來進軍線上,vivo的IQOO已經發售,熱度還不小,大有與小米9死磕到底的趨勢。而OPPO的新品牌realme和Reno也在官微上曝光。那麼是什麼原因今年的手機廠商都紛紛獨立子品牌。
經歷了2017年手機市場的高峰後,2018年整個手機市場的銷量開始往回落,大概與2016年持平,我們細算一下倒閉了金立這樣的大廠和錘子這樣有情懷的公司後,市場的格局越來越明顯,小廠家是玩不過大廠家的,目前依然是華米OV的天下,除了華為從1.5億漲到2億進步明顯之外,OV和小米都是小幅度的增加,甚至是持平。所以手機市場的瓶頸就幾乎到頂了,換句話說就是手機市場的蛋糕就這麼大,想要獲得更多的銷量和份額就得從別人嘴裡搶。
於是小米看到華為和OV的高階機都不錯,利潤也高,自家的低端這幾年混不過榮耀,MIX系列一直也是不溫不火,所以就決心起義,把紅米獨立出來。即利於內部競爭,也好大機海戰術,拓展銷量。因為華為2018年的機海戰術確實效果明顯。
而oppo和vivo也有類似的需求,線下市場已經做到極致,再繼續耕耘也沒有多大的空間,而Z系列和K系列在線上獲得了不出的銷量,同時還提高自家的品牌口碑,線下的中高低端都已經很深厚了,所以自然把眼光盯上線上的小米和榮耀,與他們直接對話。以此來提升份額。簡單直白的說,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兩條腿走路,全面發展。
以後這樣的趨勢還會越來越明顯,這兩年很明顯OV在研發、設計上的投入越來越多,創造了很多驚喜的技術,感覺現在的小米有點力不從心,是最容易掉隊的一個,到時候餘承東那句話怕就是要實現了。
回覆列表
說明手機行業也越來越不好做了,競爭太激烈了,就好比錘子手機,到現在都還沒有釋出19年的新機,可想而知手機行業競爭是多麼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