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編的發小
-
2 # 益友748
這是對孔子的高度評價,是因為孔子率先收弟子傳承中華文化的,他開啟通向文明和智慧的大門,使人們不再生活在愚寐和懵懂中,他的儒家思想影響當代,古代,和現代,我相信他還會影響來,孔子應中華文化需要的大運而生,在中華文化界樹起一盞不滅的燈塔。因此人們都說天不生孔子,萬古常如夜。
-
3 # 超越1933202637212
因為孔子的思想為中華民族確立了道德規範的基礎,張岱年先生說:“儒家學說中確實具有一些微言大義,‘微言’即微妙之言,‘大義’即基本含義。微言大義即比較具有深奧精湛的思想,亦就是儒家學說的深層意蘊。”
孔子的微言大義不僅影響了中國的近兩千年的政治,其言論中體現了道德思想和人格理想,從及他自己的思想品格更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民族的人格精神。孔子是一個品格高尚的知識分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社會。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是後世人誤解或故意曲解了孔子的本意,在義利關係上,孔子確實重義輕利,但孔子並不絕對反對利。孔子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孔子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準則更是被認為是倫理上的黃金法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都是他所倡導的做人準則。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規。”他的這個總結也成為華人人生自勵的目標。
總之,儒家文化以及孔子的思想對中華民兩千年的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
儒家將家庭依賴血緣形成的自然關係和人類社會依賴供需形成的複雜社會關係混為一談。片面強調了社會下層應該承擔的個人義務,而對上層所造成的過錯避而不談,妄圖透過抑制社會成員之間的競爭來達到穩定社會的作用,最終引發社會停滯,對人類社會發展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當今社會主流意識對儒家的遺棄,是對儒家最公正的評價。孔子同其他文明體同時期的先哲一樣,希望對其當世的社會發展尋求出路。但歷史一再證明儒家的思想是行不通的,社會發展需要更富有邏輯和辯證思想的新學說,而該學說來源於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