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樂的頻率

    小孩子半夜飢餓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們需要擁抱,需要人的體溫和感覺。所以輕輕拍拍抱抱他們會很安心,此時,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會增加。

    19世紀80年代,美國當時的育兒思想認為——成人與寶寶接觸是“不衛生”的行為。孤兒院為了避免寶寶們生病,立志打造一個無菌的養育環境,規定護士們不能用肢體觸碰嬰兒,更不能擁抱嬰兒,即使餵養嬰兒也只能透過一些工具。結果孤兒院出現大批的嬰兒死亡,死亡率從原本的32%一下子飆升至75%。醫生們始終找不到確切原因。

    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們覺得孤兒院嬰兒的大批死亡是因為缺乏“擁抱”,一位叫哈里·巴克溫的兒科專家甚至指出,這些寶寶們患上了“原始情感飢渴症”,繼而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意志力。

    後來,在哈里·巴克溫這些學者們的呼籲下,美國的孤兒院改變了養育環境,規定護士們不擁抱不能進房間,她們被要求一定要多抱抱嬰兒,孤兒院的寶寶們慢慢恢復了活力。

  • 2 # 月色清澄295

    一般情況小孩子是餓了,餓了哭會就尿了,溼不拉幾的不舒服,肚子又餓,趕緊洗乾淨弄清爽喂包飽基本乖乖又睡了。月子裡的孩子基本是吃了睡得。

    如果總是哭,那麼就要看看啥情況了,冷了?熱了?總之,小孩子不會說話也難纏的很,要舒服了才不找麻煩。他的胳膊兩面壓兩個小枕頭。或者孩子的枕頭底下壓把剪刀。哈哈,本人有時有點小迷信,但是這些有時真的需要相信。如果都不管用,那麼就去醫院聽聽醫生的吧。會比較放心!

  • 3 # 大雁75885

    餓和拉是習慣的問題,調整睡前吃和拉就會有幫助。

    做夢有很多原因。孩子出生之前就會做夢了,白天過於興奮或受過驚嚇都會導致孩子做夢嚇醒。

    孩子出生後沒有安全感是很普遍的現象。環境改變孩子不再是泡在羊水裡水,要用肺呼吸可能會有短暫的不適應,聽不到媽媽心跳聲是主要原因。孩子出生後醫生往往會把孩子放到媽媽胸口就是這個原因。如果是這個原因可以試試讓孩子抱著媽媽的一條胳膊入睡,慢慢讓孩子抓著媽媽手指入睡。三歲之前不建議跟媽媽分開房間睡,不要相信獨立睡越早越好,這肯定是錯誤的。孩子聞到媽媽的味道就會有安全感,這是個適應過程。

    家長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孩子睡覺後太安靜。其實孩子都是深度睡眠,有點聲音尤其是說話聲並不會影響孩子睡眠。如果孩子睡覺太過安靜反而可能導致孩子容易驚醒。我的兒子睡覺時我們最多就是降低一個分貝正常說話。現在孩子10歲了,睡眠非常好,說話打雷都不會醒。深度睡眠是可以訓練的。

  • 4 # o兜1365223

    睡著了以後半夜容易醒嗎?是不是改變了環境或者習慣,例如以前是奶睡現在不給奶了,以前十點才睡現在要他八點就睡,所以哭,排除餓了或吃太飽了,尿溼了不舒服,冷了或熱了,室內空氣太乾燥鼻子不舒服,你回憶下如果是從天氣轉涼開始的天氣暖和了就要好點的話那就是不適應冬天,我家寶寶就是四月底出生的沒過過冬天從十月份天氣轉涼開始就晚上睡不安寧了,什麼情況都排除了,這個月天氣一暖和又睡得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易烊千璽18歲生日獲眾多娛樂圈大咖陳坤、蔡康永等祝福,成年的他以後發展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