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然

    送別

    近代 ·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1、作者介紹:

    李叔同(1880—1942),學堂樂歌作者,音樂、美術教育家,早期話劇(新劇)活動家。原名文濤,又名岸,字惜霜,號叔同,別署甚多。祖籍浙江平湖。

    1918年到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號弘一。1942年病逝於福建泉州開元寺。其代表作還有《送別》、《西湖》、《春景》等。所作樂歌后來大部收入豐子愷所編《李叔同歌曲集》。

    2、《送別》賞析:

    第一段全部是寫景,“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兩句週而復始,與迴環往復的旋律相配合,加深了魂牽夢繞的離情別意。曲調婉轉流利,幽揚入妙。

    第二段裡時空的交錯,以現在時“今宵別夢寒”來總括全篇。

    第三段中“一切景語皆情語”,長亭、古道、芳草、晚風、夕陽……都是離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景物依舊,人在別時,聽起來就備感淒涼。

    這首歌詞清新淡雅,情真意摯。歌詞通篇用白描手法,緊扣主題,充滿了對人生的無奈。它的審美效應,就在“酒盡夢寒”的無言中迴盪不已。李叔同的作品充滿了哲人的智慧、憂思和悲憫,充滿了對生命的思索。

    擴充套件資料

    《送別》創作背景: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是什麼?知識思維、學習能力,還是自我管理?如何實現重點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