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把和車座高度比例1:0.8為佳。
關於腳踏車坐墊高度的設定:
1、 將座管夾放鬆,用自己的腋窩夾住車座,伸出手臂用中指去摸中軸軸心位置(曲柄的軸點),這時候要注意一點,儘量將手臂放鬆,處於自然下垂狀態,這種方法是利用人體的比例去做測定,但這種方法不一定能夠做到準確,畢竟每個人的胳膊長短都不一樣,可以再精細調整。
2、 依照第一種方法調整好高度之後,找一個踩踏點騎在車上,用前腳掌接觸腳踏面,將腳踏放到3點方位(水平狀態)時膝蓋應和腳踏成垂直狀態,將腳踏踩到底時腿的伸曲角度應保持在170°左右。按照這個方法對車座高度作微調,每次調整的幅度保持在3-5mm。這是最簡便的一種方法,按照這種方法調整不一定能達到十分精確,但偏差不會太大。
稍複雜的調整方法:
1、 腳跟法
有一些車店以及“資深”健身教練常用的方法。首先坐上車座,將髖部保持水平,把腳踏轉到6點方位,將腳後跟踏在腳踏上。若此時膝關節正好伸直,就獲得了你的車座高度。這個方法基本獲得合適的車座高度,此法顧及到了腿部的長度,但有些車友大腿小腿的比例有差異時就不完全準確了。
2、 1.09係數法
具體做法是先測量胯下高度,英文名是inseam,然後乘以1.09的係數,計算得出的數值就是踏板在6點方位時,踏板軸心到車座頂部的距離。這個方法沿用了很長時間,對於車座高度所得出的數值也更加科學。但是後來利用科學儀器進行測量的時候發現,此法並不能獲得最好的力量輸出以及蹬踏效率。
3、 雷蒙德法 lemond
雷蒙德,美華人,三屆環法冠軍,雷蒙德在1.09係數法的基礎上,對車座高度計算方法進行了改進。胯下長度乘以0.883,作為車座頂部到五通軸心的距離。這個計算方式相對於1.09係數法,雷蒙德法所確定的車座高度更加準確,此處又要出現“但是”,但是此法在後來的研究中發現,問題依然出現在大腿小腿的比例差異問題上,當一個車手的大腿相對較長時,這個方法就出現了一些問題。
根據自身的情況去調整適合自己的車座高度,其實在騎行中細細的去體會,也能找到適合自己騎行的高度。
車把和車座高度比例1:0.8為佳。
關於腳踏車坐墊高度的設定:
1、 將座管夾放鬆,用自己的腋窩夾住車座,伸出手臂用中指去摸中軸軸心位置(曲柄的軸點),這時候要注意一點,儘量將手臂放鬆,處於自然下垂狀態,這種方法是利用人體的比例去做測定,但這種方法不一定能夠做到準確,畢竟每個人的胳膊長短都不一樣,可以再精細調整。
2、 依照第一種方法調整好高度之後,找一個踩踏點騎在車上,用前腳掌接觸腳踏面,將腳踏放到3點方位(水平狀態)時膝蓋應和腳踏成垂直狀態,將腳踏踩到底時腿的伸曲角度應保持在170°左右。按照這個方法對車座高度作微調,每次調整的幅度保持在3-5mm。這是最簡便的一種方法,按照這種方法調整不一定能達到十分精確,但偏差不會太大。
稍複雜的調整方法:
1、 腳跟法
有一些車店以及“資深”健身教練常用的方法。首先坐上車座,將髖部保持水平,把腳踏轉到6點方位,將腳後跟踏在腳踏上。若此時膝關節正好伸直,就獲得了你的車座高度。這個方法基本獲得合適的車座高度,此法顧及到了腿部的長度,但有些車友大腿小腿的比例有差異時就不完全準確了。
2、 1.09係數法
具體做法是先測量胯下高度,英文名是inseam,然後乘以1.09的係數,計算得出的數值就是踏板在6點方位時,踏板軸心到車座頂部的距離。這個方法沿用了很長時間,對於車座高度所得出的數值也更加科學。但是後來利用科學儀器進行測量的時候發現,此法並不能獲得最好的力量輸出以及蹬踏效率。
3、 雷蒙德法 lemond
雷蒙德,美華人,三屆環法冠軍,雷蒙德在1.09係數法的基礎上,對車座高度計算方法進行了改進。胯下長度乘以0.883,作為車座頂部到五通軸心的距離。這個計算方式相對於1.09係數法,雷蒙德法所確定的車座高度更加準確,此處又要出現“但是”,但是此法在後來的研究中發現,問題依然出現在大腿小腿的比例差異問題上,當一個車手的大腿相對較長時,這個方法就出現了一些問題。
根據自身的情況去調整適合自己的車座高度,其實在騎行中細細的去體會,也能找到適合自己騎行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