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賣花翁

    我覺得想要打造小眾化並且個性化體驗

    1.選品,選品很重要,既要有亮點又要個性化,個性化的品類能給社群不斷帶來新的流量。

    2.價格,好的體驗不止是服務,如果價格適中並且服務到位,才能有更好的體驗,畢竟現在消費者依舊對價格很敏感。

    3.定製化,定製化是根據社群屬性,社群人員組成,性別比例等諸多因素組合起來,針對當前群做定製化。這個在經營一段時間後對人員畫像更清楚以後,定製化更精準。

  • 2 # 跟青木老賊玩社群

    2019年是社群融合線上線下最為深度的年份,給實體企業帶來的場景變革和社會階層的組織變革都是巨大的,社群的發展也從簡單的網際網路走進現實世界,並誕生了依託社群思維的商業體系:社群團購、知識付費、區塊鏈、分享經濟、眾籌、IP、空間美學、社群電商、小程式電商等等商業衍生體系,他們可能屬於不同的液態,但他們的核心裡都少不了社群的存在,因為他們涉及到人的管理、裂變、營銷、運營、變現等問題。

    社群的深度垂直來自三個板塊:

    一、從網際網路走進行業;在2013年-2016年,這幾年可以說是網際網路社群比較火熱的年份,大家都比較熱衷建群,從2016-2018年開始,社開始遍佈開花,尤其是在教育行業、金融行業、母嬰行業、服裝行業、電商行業,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行業都有社群的應用,除了一些大家電、建材、房產等大宗交易的企業還在探索社群,這類社群可能更多的偏向品牌建設、渠道建設、組織變革、效能提升等等;

    二、從單一行業走向產業協同;近兩年來,社群也有不同的分類,比如行業類社群是從行業上下游來劃分的,還有一類社群是從跨界場景的角度來劃分的,我們稱之為產業型社群,比如優客工場的社群是基於眾創空間場景裂變的產業型社群;而母嬰圈是基於母嬰而誕生的行業型社群;

    三、從時間維度走向女性經濟,做社群這麼多年,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經常混社群的來來回回就那麼一撥人,比如做保險的、做微商的、做寶媽的等等,我發現這裡最有耐心的一群人是女性,可以說社群經濟的半邊天就是女性經濟,而男性會更加理性,覺得社群短期內無法給他們帶來價值就不會幹,而女性不一樣,他們認定了方向就能下決定去做,這點在社群裡非常常見,比如GirlUp、青玫範、女人幫、新首富天團等等;

    而小眾和個性化體驗在社群裡更多的還是依賴社群主的IP屬性和社群亞文化的養成,當我們能足夠的聚焦垂直的時候,個性和深度體驗其實就已經形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遭家暴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