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誰罵我誰傻缺
-
2 # 樂樂881
當前國內醫療水平與國外,香港,臺灣並不高,也相對便捷,3天內一般都找到相當於教授水平醫生為你診病,這可能是國內專有的便利。病人總是感覺看病費用高,一方面沒有購買適合的社保,或有卻是農合醫,勞務工,報銷水平相對低水平!另一方面長期低廉醫療收費,習慣成為固定的意識,加上媒體不客觀宣傳,現存執行醫療收費專案中充滿了奇葩,十幾年前的收費水平專案仍有許多!多勞多得的醫生分配模式,看是公平,實質問題叢叢。
看病貴,大部分因為高值耗材和高價藥品吧。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平時只交那麼少的醫保還想要看病掏很少的錢,本來就不現實,醫療保險只是鋪面,因為惠及廣大人民所以不可能打點,比如心臟支架,比如人工關節。只有你平時對自己的健康投資了,買了商業保險,那麼你看病就不貴了,幾百萬的房子可以買,幾千的飯,酒到肚子裡不眨眼,看病掏個萬把塊卻心疼的不行,這不來就不可能。看病難,一併沒有從基層醫院看起,二沒有從三甲醫院的普通號看起,三心態問題,總指望一次頭,一點錢就看好病,還得是大專家,這本來也不現實,三甲醫院床位緊張就不可能容許慢性病和輕症住院,你得的這個病或許不應該住院,或許不應該在大醫院住院,還有最關鍵的一點,誰規定看病應該容易?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看不到就不滿意這本來就只有中國才有了,還覺得難,多少人下了班吃了份洗好澡去看個急診其實就是夜門診?自己捫心自問,多少醫生犧牲了週末和家人一起休息在門診等候患者,可是患者卻不買賬,依然我行我素,所以看病難和看病貴我想絕大部分原因要從患者本身出發去尋找根源,但是既然已經是患者了,醫護人員也不會太計較,就這麼回事,大家都遵守行為守則,也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