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聚氺軒

    華人對孩子教育,不會專門進行育兒知識的培訓學習,只能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代代相傳的教子習慣,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摸著石頭過河,自己的父母怎麼對待自己,現在輪到自己當家長了,就會依著葫蘆畫瓢,把自己當年承受的,害怕的,原封不動地施加到孩子身上。古代的讀書人都是全才,中舉做官之後,不會進行上崗培訓,立刻就會走馬上任,上任之後,既是法官,又是警察,還是教育局長,民政局長,衛生局長等等。

    大多數人教育孩子,都是信奉老辦法:“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大的孝子,慣大的忤孽。”結果教育出來的孩子,要麼有暴力傾向,要麼唯唯諾諾,膽怯懦弱,陰奉陽違,表裡不一,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有許多家長,事必躬親,安排孩子的一切,過度操控、過度管制。不僅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還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叛逆、搗蛋、不學習,越是這樣,父母對待他們,就會愈加嚴厲的管制,而這樣的管制,只會激發他們內心深處更強烈的反抗,形成惡性迴圈。哪怕有些孩子唸書很厲害,就業很成功,但是踏上社會,短板就會暴露無遺。“膽小,多疑,小心眼,不會與人相處等等”。不放心,不放手,孩子就會事事依賴,既沒有危機感,又沒有應對能力。

    現代家庭教育,需要家長放下架子,與孩子平等交流,先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激發了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動力,剩下的問題就相對簡單了。自小教給孩子學習、生活的獨立意識,從小鍛鍊孩子學習、生活的能力,慢慢養成獨立,負責的習慣。讓孩子從小知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的道理。明白沒傘的孩子就要努力奔跑。

    我們這裡有一個孩子,在同齡人還在享受父母的關心呵護的時候,父母就都沒了,初中沒畢業就走上了社會,底下還有弟弟妹妹需要他管,生活逼迫他不得不成熟長大。小小年紀就在工地上,摸爬滾打,累死累活,現在十來年過去了,自己蓋了新房子,買了轎車,娶了媳婦;並且把妹妹從大學供應了出來,找了工作。而許多從小就泡在蜜罐裡的孩子,踏上社會,就會暈頭轉向,被現實教訓的身心疲憊,一蹶不振。

  • 2 # 青島小老虎

    是不是孝子,與打不打沒有任何關係,同樣,是不是有情有意,與慣不慣也沒有太大關係,因為很多我們本身的東西,是受很多綜合因素的影響決定的:基因,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加上自我認知的高度寬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坐月子坐多少天比較好?坐滿42天和只坐30天的產婦,有什麼本質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