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AMBA曼巴

    IP地址就是給每個連線在網際網路上的主機分配的一個32位地址。

    IP地址就好像電話號碼(地址碼):有了某人的電話號碼,你就能與他通話了。同樣,有了某臺主機的IP地址,你就能與這臺主機通訊了。

    IP地址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網際網路上的每一個網路和每一臺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遮蔽物理地址的差異。

    網路互連裝置,如乙太網、分組交換網等,它們相互之間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們所傳送資料的基本單元(技術上稱之為“幀”)的格式不同。IP協議實際上是一套由軟體、程式組成的協議軟體,它把各種不同“幀”統一轉換成“網協資料包”格式,這種轉換是因特網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使所有各種計算機都能在因特網上實現互通,即具有“開放性”的特點。

    所以有網路,就有ip。

  • 2 # ICT工程師

    由於非該領域的專家,只能談談個人看法。

    網格計算這個說法現在已經很少聽到了,大部分已經改為分散式計算。網格計算比較流行應該是十幾二十年前了。

    那時候還沒有這麼多的X86伺服器。而想進行大型計算的話,一般會採用大型機。大型機的CPU數很多。而使用大量的CPU進行平行計算的技術稱為網格計算。我的理解網格這個詞是從大量CPU和匯流排的這個結構而來的吧。那時候的網格計算並不使用IP技術,而是使用匯流排技術,硬體上的要求特別高。物理上他們是一個整體。

    而現在的分散式計算技術採用了大量的X86伺服器,而非大型機。每個X86伺服器都是一個個體。不同的X86之間通訊就需要使用IP地址。平行計算是透過軟體上的設計,把計算分為多個不同的部分,分別在不同的X86上執行,最後再彙總結果。比如tensorflow就可以把訓練過程分散到不同的伺服器上進行並行訓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底獨立懸掛多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