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下千城

    我推薦2本講述生活的書籍,都是非常有名的“小書”。這兩本都是以散文或雜文的形式講述生活的書籍,讀完這兩本書,你會發現原來生活竟然這麼的安靜而美好。

    第一,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

    這本書閱讀完以後,你根本就感覺不到,作者竟然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書裡面講述的完全就是在農村生活的事情:燒火、做飯、下地幹活、捉螞蚱、捉只知了……

    汪老爺子作為一個非常有生活品位的人,他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從小到大這幾十年所經歷的在農村的點點滴滴,用文字表達了出來。

    我讀過很多書籍,但是沒有像這麼一本書,讀完之後感覺特別的放鬆。可能是因為我自己過於功利的原因,我讀書總是希望我在書裡面獲取一些知識,尤其是一些自己以前並不知道的知識,從而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

    但其實,有的時候讀書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功利,按照作者的思維走就可以了,他是怎麼寫的?他想表達什麼樣的感情?他認為生活是怎樣有趣的?按照他的思維去體驗這種思想和內容就好了。

    所以我推薦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一定要放下你的功利心,一定要想著你所經歷的或者見過的農村生活,就一定會感覺有趣並幸福。

    第二,《浮生六記》

    這是一本清朝的書集,作者是沈復,這本書總共才4萬多字,而且有白話文版,讀起來並不那麼難。這本書講述的就是沈復和他老婆陳芸在結婚前後幾年幸福快樂的生活。

    在清朝那個傳統社會里面,他們兩個人能夠有共同的愛好興趣而且還相敬如賓,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同時,沈復非常支援他老婆的一些決定,在封建社會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他也講到了很多日常瑣碎的事情,比如夫妻間的打趣、各種玩笑、日常的生活瑣事、家長裡短,你讀起來感覺完全是一個男人在婆娘一樣的絮絮叨叨。

    但可能又恰恰是這種絮絮叨叨,反倒讓你覺得書籍讀起來很溫馨。原來,最好的婚姻、最好的生活莫過於如此。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 2 # 你給我聽好119

    喜歡讀書當然是好事,無論哪種型別的書都可以,如果並無專業需要哪種書都可以讀啦。當然經典還是經典,多讀經典總沒壞處。

    我是中文系的學生,作為一名專業的學生,我讀的書大部分都是精挑細選的。畢竟現在是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如果什麼書都讀那肯定是讀不完。

    首先推薦魯迅的小說,魯迅的作品並不多,讀完不是個難事,去讀魯迅你會發現,魯迅的觀點與現在的社會也是密不可分的。

    再推薦就是餘華,他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他的書很有趣味,可讀性很高。在小說中反映現實,很耐人尋味。

    最後如果你喜歡外國文學,那就讀奧斯汀姐妹的書吧,有瑪麗蘇的愛情,還有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女性人格的獨立。

    沒發一一推薦,實在是太多了!

  • 3 # 流影破曉

    散文的話,推薦國內作家的吧,外國作家的散文看得少,主要是看他們的小說。國內的本人最喜歡的散文作家是汪曾祺老先生,讀起來真的可以說是趣味盎然,靈動。字裡行間透著一種典雅,但是不會覺得突兀,讓你覺得很平和。誠心告誡,千萬不要在餓的時候看老先生寫關於吃的,你會自己咬掉舌頭的,實在太形象生動了。他可以說是個生活的藝術家了,在艱苦的境地看到他的堅持。

    另外一個是梁實秋老先生,我也是買了一套他的書,但不如汪老先生的那麼吸引我。他也寫雜文,諷刺有,但不是尖刻那種,有理性有剋制那種。

    在圖書館看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應該算是雜文吧,還是看出他有些不離的性情的。

    劉墉的散文自己認為讀的還是比較舒心的,當時讀的是《螢窗小語》,小小的一篇,很快就讀完了,但頁數有些多,可以閒適的時候翻翻。

    另外阿城的精選集也很好,他的“三王”一口氣看完,淋漓盡致般,但是翻到後面你居然發現他的科學功底似乎也是那麼足夠。關於神經的,關於大腦研究的,總之就是佩服。雜文推薦魯迅先生的,雖然我以前看的是韓寒的。

  • 4 # 把書讀薄

    推薦幾本散文隨筆雜文的書,相對來說,這幾本書都不算高深枯燥,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1.《沉默的大多數》

    論雜文的深刻程度,王小波的雜文自然難以跟魯迅相提並論。

    但王小波的雜文,還是足夠好看的,很接地氣,有點嬉皮笑臉的味道,但敢於批評,又不乏幽默感。文字中雖不免有些譁眾取寵的成分,但還說得過去。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的雜文集,我尤其喜愛其中的《肚子裡的戰爭》一文,看過好幾遍,既幽默風趣,又辛辣諷刺。

    如果能夠喜歡上王小波的文字,還可以讀他的小說《黃金時代》。

    2.《生命,何以高貴》

    《生命,何以高貴》是梁曉聲的散文精選集。

    全書的開篇《兄長》一文就讓人沉重不已,我哭得一塌糊塗。

    想不到作家本人有那麼艱難的童年,想不到梁曉聲一直揹負著那麼大的生活壓力。好在他挺過來了,而他的大哥卻沒有這麼幸運,也許是因為揹負太多,患上了精神病,一生被毀。梁曉聲問他大哥:你當年為什麼非上大學不可?他大哥說:那是一個童話。媽媽認為只有那樣,才能更好地改變咱們家的窮日子。媽媽編那個童話,我努力實現那個童話。當年我曾下過決心,不看著你們幾個弟弟妹妹都成家立業,我自己絕不會結婚……梁曉聲悲嘆道:"原來哥哥也有過和我一樣的想法!我心一疼,黯然無語,呆望著他,像呆望著另一個自己的化身。"

    梁曉聲對禪學的批評可謂入木三分。友人慾授他禪道,贈禪書數類。他頗不顧及情面地寫道:"想我那友人,市場上也曾面紅耳赤地討價還價過;評職稱的時候也曾激頭掰臉地大吵大鬧過;分房子的時候也曾恨過也曾悲過,上告下求,了無結果,直至住進了醫 院——分明並沒悟到多少禪的真諦,不免懷疑其門外漢。恐姑妄從之,走火入魔,未獲正果,倒跨進了左道旁門……然而那友人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說禪麼,乃亦虛亦實的人生方面的學問。有所空有所不空。空起來什麼什麼都毫無意義毫無價值,任爾虛掉。實起來什麼什麼都很 有意義很有價值,任爾執著。他不過是以不空擊悟空,以實而圖虛。一切都不空了,豈不是則便一切都空將起來了麼?"幾句話勾勒出一些知識分子的心態。

    我認為,梁曉聲最難能可貴的是敢於說真話,儘管書中也會有些抒情式的小感悟,但是作者並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並沒有站著說話不腰疼,而是用近乎平民般的視角來看待周遭。

    3.《短眠》

    《短眠》是一本散文集,作者陝西作家方英文沒有多大名氣,至少我是閱讀此書時才認識他。

    雖然名氣不大,但書寫得不難看。

    作者嬉皮笑臉地寫了一堆親情、友情、愛情、人情,等等。

    他寫得誠懇。如“坦白地說,我近來確實在想一個女人,想得很痴,但我不能說出來,尤其不能說給妻子……人在婚姻中摸爬滾打了七八年,就滋生出一種特別的幻想,幻想一束嶄新的愛情之光破窗而入”。

    作者古文功底深厚,活學活用,顯得文字很有味道。如“或者暗戀一個老師,這老師多半是個年輕的大學生,也處在乾燥之年渴望甘霖的愛情旱季,雖閱歷淺薄卻口若懸河,直聽得女學生們一個個雙眸凝痴兩腮緋紅,竊想要是做了這位老師的媳婦也不枉人生一場。”

    據書中記錄,方英文一次進京向汪曾祺約稿,在他自報家門後,汪在電話裡說:“我知道你,文章爽口。”爽口二字用來形容方英文的文字,我倒是覺得特別貼切。他的文字嘎嘣溜脆,有嚼頭,還好笑,“滿篇胡說,但是有趣”。

    4.《日常生命觀》

    《日常生命觀》集中選取了史鐵生對生命意義不斷追問的文字,可謂是史鐵生有關日常生命的第一部專題隨筆。

    本書好就好在作者對人生和苦難命運的深刻思索上,毫無疑問的是,苦難的命運成就了史鐵生的文字。

    史鐵生21歲雙腿癱瘓,30歲時又雙腎失靈,可謂命若琴絃。

    史鐵生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由誰去充任那些苦難的角色?又由誰去體現這世間的幸福、驕傲和歡樂?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我特別認同這樣的觀點,幾十年的生活遭遇,也同樣讓我感到命運沒有道理可講。

    5.《草草集》

    《草草集》是陳丹青近年來所寫雜文和隨筆的結集,按主題分為藝術、影像、社會以及木心四個部分。

    陳丹青記錄木心最後時光的文字尤其讓人動容,我幾度淚流滿面。作者沒有煽情,作者似乎從來不屑於煽情,但是從內心流露出的真情實感,雖片言隻語,也會讓人產生共鳴。如作者的一句話——“凡至親亡故而面對滿目遺物的人,明白那是怎樣的心情”就讓我百感交集。“他也不再費心維繫我倆勉力合謀的歡談。如我母親,他耳背了,羞慚而無辜地看看我——這是他老邁後新的神情——聽我揚聲對他叫。”“終於,到那一刻,他很乖,被扶起後,凜然危坐,伸出手,簽名有如嬰兒的筆畫,‘木’與‘心’落在分開的可笑的位置,接著,由人輕握他的手指,沾染印泥——先生從來一筆好字啊,人散了,我失聲哭泣……”

    陳丹青在一次訪談中表示,自己與餘秋雨、于丹完全不是一個型別的人,但是在一些人的視角里,他卻與他們變成一路人——媒體人,結果自己一樣被變成被消費的一個媒體明星,所以他感到“比較沮喪”。

    陳丹青愛較真,在書中的一個訪談裡,面對記者的幼稚問題,他還是不太留情面。如記者問:木心太難界定,我們曾想過一個說法:木心,一個人的中國。或一個人的中國腔。陳丹青回答道:為什麼要“界定”木心?你怎麼界定?你界定了,就瞭解木心、就把他擺平了麼?“一個人的中國”?這就是我們時代的語言:大字眼。

    陳丹青亦是一名敢於說真話的人。有人該問了,你推薦的為何大都是敢於說真話的呢?

    難道,我還能推薦謊話連篇的書給你們嗎?

    我們看書,也不是為了上當受騙。

  • 5 # 責善

    梁文道說,這是本世紀最後的散文。

    一位來自新疆女作家的散文獲得瞭如此評價,絕不誇張,名至實歸,她叫李娟。

    其文字簡單明淨,猶如天山的雪蓮。她似乎擁有魔力,只用白描就可以把用生活中不起眼的最尋常的故事變得如此動人,常讓人噗嗤一笑。讀她的文字,真想去新疆,那裡的的人和事都太美太美。

    她寫了幾本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羊道》三部曲、《冬牧場》,曾獲“人民文學獎”、“上海文學獎”、“花地文學獎”、“天山文藝獎”、“朱自清散文獎”等。

    這樣的的文字值得你去讀每一本,如果時間所限,至少讀《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實在是寫的絕美。

    李娟

    《我的阿勒泰》

    《阿勒泰的角落》

  • 6 # 西堤說文史

    讀書當然要先讀經典,因為好書太多,而人生有限,我就給大家推薦幾本特別好的散文著作。

    古代的不用說了,選集上種類非常多,推薦就從最基本的《古文觀止》看起吧。

    像《史記》裡的傳記,就是非常好的散文。其他的《左傳》和《戰國策》如果有興趣,推薦看看,在寫文章上,和口才上對人有很大幫助。莊子的可以挑著看,畢竟被魯迅先生評價為“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都非常好,還可以看看古代的筆記,比如《世說新語》《酉陽雜俎》《容齋隨筆》《老學庵筆記》《板橋雜記》《陶庵夢憶》《浮生六記》《幽夢影》等等。

    除此之外,明代的小品文非常不錯,可以找一找看看,比如《明代散文鈔》之類的,像明代歸有光在文學史上評價很高,他的文集可以看看。

    曾國藩的《曾文正公家書》強烈推薦,

    梁啟超的文章,好得不得了,推薦看看。

    現代的作家相對來說少多了。

    可以讀讀魯迅兄弟的散文。魯迅的《朝花夕拾》非常非常好,周作人的散文集子都非常好。另外蘇叔陽先生輯錄的周作人的《知堂書話》強烈推薦。

    朱自清的散文集,可以讀讀,他還有幾部歐洲的遊記,也很好。徐志摩的還可以吧。跟朱自清齊名的梁實秋的散文也非常好,而且他的談美食的,《雅舍談吃》非常好。

    除此之外,豐子愷的《緣緣堂隨筆》非常好,非常值得看。英年早逝的才子住湘的散文集值得一看,朱湘是個非常有靈性的作家,看他的散文集非常享受。

    女作家裡,有個石評梅,她的散文很好,可以看看。感覺比冰心,丁玲這些要好。

    沈從文和汪曾祺師徒的非常好,尤其是汪曾祺,被稱為最後一個京派作家,他的談吃的文字很有味道。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的《山居筆記》還不錯,其他的就一般般了。

    巴金晚年的《隨想錄》,感情真摯淳樸,可以看看,對不怎麼會寫作的人來說,算是一個模板。另外有個張中行,他的《負暄瑣話》很有名可以看看。

    王小波的散文和雜文可以看看。

    臺灣作家,推薦李敖和簡媜。李敖的書太多,而且有些都是雜文,他的《傳統下的獨白》和《獨白下的傳統》很好。簡媜的集子不多,可以都挑來看看。

    外國作家不太熟悉,歐美的,比如法國的莫泊桑,福樓拜,巴爾扎克,蒙田,盧梭,薩特,俄國的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赫爾岑,這些以小說為主吧。

    日本的集子,有著名的《枕草子》非常不錯。作家裡,夏目漱石,川端康成都挺不錯。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一時之間,也想不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不生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