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製品:不要說現代的各式各樣合金啥的,就是鐵,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都不是啥便宜貨。。。
古代挖運河用軟質土直接開挖,硬質土是利用物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反覆加熱與降溫處理。
歷史上有兩個大一統王朝很短暫,一個是晉朝,後人評價不高;另一個就是隋朝,但隋朝歷史雖短,但名聲卻很好,只是隋煬帝被唐朝醜化嚴重了。應該說沒有隋朝基礎,便沒有唐朝立國後的繁榮。
用於測量視距內的角度測量工具中國最早可以上述到宋代“水平”、“望尺”等記錄,但後來失傳。海拔的概念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可見的是郭守敬,但僅僅也只是概念,並非嚴格的工程學方法。典型三角測距所需要的經緯儀和三角函式,在歐洲要到17世紀末期才成熟;現代地圖的等高線法要到18世紀末,才由英國數學家查爾斯·赫頓發明,在地圖測繪行業推廣要到19世紀初;而海拔和大地水準面的提出還要更晚。
但是修運河其實不太需要嚴格的測量,只要沒有下游幹流漲水倒灌,水始終是向低處流的,倒比降的運河是修不出來的。所以影響比較的大的是比降和水源的水量,如果水量小而比降大,運河當中存不住水,很難實現運河的效能。
至於京杭大運河的修建問題,要注意隋唐時期的大運河的走向和今天的大運河有很大不同,大致上只有古淮河(今洪澤湖)以南段是一致的,今天洪澤湖向北的大運河則是明清運河。而大運河的南段,大多是地勢低平的水網地區,並沒有什麼起伏,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成型。
隋唐大運河北段,大致以黃河為水源,自兩翼向南引通濟渠(汴渠)入淮,向北開永濟渠引沁水向海河流域(大致走向相當於今衛河—子牙河方向)。通濟渠至前身可上述至鴻溝,是戰國時期引黃灌溉溝通黃淮水系的產物;永濟渠則是曹魏時期白溝、平虜渠兩項海河水系運河南延形成的。個人認為,如果考慮到黃河地勢較高相當於海河、淮河分水嶺的特點,這兩部分工程的最早起源都應當和黃淮海平原上黃河、海河歷史氾濫故道有一定關聯,並不需要太嚴格的測量技術確定高差。
金屬製品:不要說現代的各式各樣合金啥的,就是鐵,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都不是啥便宜貨。。。
古代挖運河用軟質土直接開挖,硬質土是利用物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反覆加熱與降溫處理。
歷史上有兩個大一統王朝很短暫,一個是晉朝,後人評價不高;另一個就是隋朝,但隋朝歷史雖短,但名聲卻很好,只是隋煬帝被唐朝醜化嚴重了。應該說沒有隋朝基礎,便沒有唐朝立國後的繁榮。
用於測量視距內的角度測量工具中國最早可以上述到宋代“水平”、“望尺”等記錄,但後來失傳。海拔的概念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可見的是郭守敬,但僅僅也只是概念,並非嚴格的工程學方法。典型三角測距所需要的經緯儀和三角函式,在歐洲要到17世紀末期才成熟;現代地圖的等高線法要到18世紀末,才由英國數學家查爾斯·赫頓發明,在地圖測繪行業推廣要到19世紀初;而海拔和大地水準面的提出還要更晚。
但是修運河其實不太需要嚴格的測量,只要沒有下游幹流漲水倒灌,水始終是向低處流的,倒比降的運河是修不出來的。所以影響比較的大的是比降和水源的水量,如果水量小而比降大,運河當中存不住水,很難實現運河的效能。
至於京杭大運河的修建問題,要注意隋唐時期的大運河的走向和今天的大運河有很大不同,大致上只有古淮河(今洪澤湖)以南段是一致的,今天洪澤湖向北的大運河則是明清運河。而大運河的南段,大多是地勢低平的水網地區,並沒有什麼起伏,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成型。
隋唐大運河北段,大致以黃河為水源,自兩翼向南引通濟渠(汴渠)入淮,向北開永濟渠引沁水向海河流域(大致走向相當於今衛河—子牙河方向)。通濟渠至前身可上述至鴻溝,是戰國時期引黃灌溉溝通黃淮水系的產物;永濟渠則是曹魏時期白溝、平虜渠兩項海河水系運河南延形成的。個人認為,如果考慮到黃河地勢較高相當於海河、淮河分水嶺的特點,這兩部分工程的最早起源都應當和黃淮海平原上黃河、海河歷史氾濫故道有一定關聯,並不需要太嚴格的測量技術確定高差。
由於黃河泥沙影響北宋時期汴渠漸漸淤積,從南宋黃河奪淮起,大運河淮河以北除衛運河之外漸廢,元開通惠河,明清重修魯運河和北運河。其中魯運河北段地勢較高水源不足,最後修戴村壩引汶水解決。戴村壩的修建關鍵是靠當地農人白英老人的建議,可以說並非系統的工程學傳承。而比較戴村壩和靈渠大小天平的思路,兩者除了工程規模差距外,並沒有什麼質的飛躍,這就是古人的不足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