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iaChia

    提到黃金分割,大家應該不會陌生。這個奇妙的數學理論總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從貝類動物身上的神秘螺線,到金字塔的邊線角度,從人體的和諧線條,到無機物質的原子排列,生活中隨處可見這個神秘的比例。那麼,當黃金分割理論被應用於音樂中,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斐波那契是義大利數學家,他曾提出過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有一對小兔,兩個月後就能開始生產,從此每月產下一對小兔,產下來的小兔也是如此,如果所有的兔子都不死,那麼一年以後能繁殖多少對兔子呢?”稍加計算,你會發現這道題的答案非常奇妙:1,1,2,3,5,8,13,21,34,55,89……如此你就得到了斐波那契數列。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個數列有個顯著的特點:任何相鄰兩個數,其第一個數與第二個數的比值越來越接近黃金分割的數值0.618。

    斐波那契數列又稱黃金分割數列,如果我們將其用於分類及音樂曲式結構中,會不會使音樂更加和諧、優美呢?

    斐波那契螺旋線又稱黃金螺旋,是根據斐波那契數列畫出來的螺旋曲線,指在矩形中按照黃金比率旋進漸進無限分割,切點的連線形成對數螺旋線。

    許多作曲家有意或無意地把黃金分割引用到音樂中,這反而成為了他們作品歷久彌新的法寶。許多曲子都是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或五段迴旋曲式。而且黃金分割比例與音樂中高潮的位置有密切關係。如在《夢幻曲》中,全曲共分6句,24小節。按照黃金分割率計算的話,高潮將在第14小節(24×0.618≈14.83)出現,而這與實際情況是完全符合的。

    更典型的例子是莫扎特的《D大調奏鳴曲》,它的第一樂章全長160小節,若用小節數乘以黃金分割比值,即160×0.618=98.88,曲子的再現部位恰恰位於第99小節,正好在黃金分割點上。也許是有意為之,也許是天賦的自然流淌,莫扎特的大部分鋼琴曲中都應用了這個方法,以至於有人評價他:“我們應當知道,創作這些不朽作品的莫扎特,也是一位喜歡數字遊戲的天才。莫扎特是懂得黃金分割,並有意識地運用它的。”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許多優秀歌曲的高潮部分一般也會出現在黃金分割點上。這一點不僅在古典音樂中得到充分展示,在流行歌曲中也可以找到痕跡,許多歌曲的主歌和高潮部分,都落在這個神秘的點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僅一千G拿下“風臉”,懷舊服的風劍要回歸理性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