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20287205524

    這首管絃樂曲是老約翰·施特勞斯最著名的代表作,經常作為通俗的管絃樂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曲目。

    這部作品誕生於1848年。說起這首曲子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這首曲子本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的,拉德斯基是奧地利的陸軍元帥,從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騎兵總司令。拉德斯基積極維護奧地利帝國殖民統治,曾率領軍隊侵略鄰國義大利,並在義大利北部任總督多年。

    老約翰施特勞斯所寫的這首進行曲正是炫耀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斯基的威風。從實質上講拉德斯基是一個鐵腕人物,曾殘酷鎮壓了鄰國的人民起義,可以說是一個軍閥代表性人物,這個人物是具有反動性質的。到了後來,就連施特勞斯本人及其子小約翰·施特勞斯也不願再演出這首進行曲。儘管如此,《拉德斯基進行曲》還是以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征服了廣大聽眾,成為流傳最為廣泛的進行曲。

    這首曲子由對比鮮明的兩部分構成。強勁有力的引子之後是第一部分主題,仿 佛讓人們看到了一隊步兵輕快的走過大街(片段1)。反覆一遍之後,音樂經過一個全樂隊齊奏的過渡句,隨後出現的是與前面主題相對比的輕柔主題,優美動聽(片段2)。音樂最後在反覆第一部分的主題後結束。

    這部作品誕生之後,老約翰·施特勞斯第一次在奧地利長官們面前演奏時,長官們在聽到副歌時鼓掌跺腳隨著音樂旋律打起了節拍。後來這一形式被逐漸保留了下來,熟悉這個傳統的觀眾仍會在樂隊演奏此曲時跟著節奏打起節拍。這也是我們看到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演奏到這個樂曲時,全場觀眾跟隨樂曲拍打節奏的由來。

    加入我們,一起進入音樂的殿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歲半的孩子能吃泡菜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