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俠百家爭鳴
-
2 # 熱柿子
表面上看起來現在傳統武俠在逐漸衰落,可是仔細想想就不難發現,俠義精神的核心已經滲透到方方面面,不能單純地把武俠情懷禁錮在傳統定義裡面。
比如現在小說板塊非常火爆的玄幻修真或者都市修真,裡面都包含有武俠的元素,是武俠與玄幻相結合的產物,剝去玄幻的外衣,不難發現大部分作品都講述著一個個似曾相識的故事:
不起眼的少年機緣巧合得到突破,或是為了報仇,或是為了夢想,一路上不斷升級打怪,能力身份地位隨之不斷提升,與此同時還結交了一幫志趣相投的好友,與一個或多個紅顏知己相愛。這樣溫古梁金的傳統模式不過是順應時代需求進行了變形和升級,核心還是不變的,都是一個個快意恩仇的熱血故事。
這樣的好作品非常多,《將夜》《慶餘年》《擇天記》《鬥破蒼穹》《雪中悍刀行》……這些突破傳統的作品為武俠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以盜墓題材為首的探險類小說,其幫派地域劃分,人物行事風格也都充滿了江湖味道。像是《鬼吹燈》裡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將軍這樣的流派之分,還有《盜墓筆記》裡分上三門,平三門和下三門的老九門這樣的門派設定,小哥的兵刃是黑金古刀,胡八一戴摸金符代表身份……還有摸金三人組,吳邪小哥胖子三人組,潘子、小花、瞎子,哪個不是為兄弟兩肋插刀的豪傑,他們之間的兄弟情義不也是武俠精神的一部分。
此外,武俠與歷史也有非常多的結合,這也不是新鮮,金庸的一些小說就與歷史緊密結合。這種結合也非常受到大眾的追捧,比如《琅琊榜》裡面武俠的豪邁大氣與歷史權謀的波譎雲詭就融合的非常和諧,《杯雪》中江湖與廟堂休慼相關。
一開始不理解為什麼金庸古龍的小說被翻拍無數,還是有人前赴後繼,現在想想,大概就是為了讓每個年代的孩子都能看到屬於自己時代的這樣優秀的武俠劇,讓他們充分領略武俠的精彩,並且傳承下去。
有,七零後,八零後,九零後,大都對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比較熟悉,因為這些武俠小說被多次改編為電視劇,像比較有名的有《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書劍恩仇錄》、《倚天屠龍記》、《楚留香傳奇》、《陸小鳳傳奇》、《小李飛刀》、《武林外史》、《雲海玉弓緣》、《萍蹤俠影》等,這些武俠小說帶給我們太多的回味,尤其是俠義精神,對,就是俠義精神,武俠小說帶給我們的就是俠義精神,試想一下,如果這個社會沒有俠義精神,該多麼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