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8539584736
-
2 # 十月紅樓不下雪1
我的長輩都是自幼受苦,挨餓受凍,成人後,生兒育女,敬老愛小,為生計奔波,為生活籌劃,勞碌大半生,辛苦大半生,到了晚年時候總算趕上國泰民安的好年景,過了幾年舒坦日子,正憧憬著明天更美好時,卻因為歲月不饒人,開始承受退化和疾病的痛苦。
此時的晚輩,想做的就是趕緊滿足老人的心願,多陪老人,為他們尋醫問藥,不讓他們孤獨恐懼,儘可能減輕病痛對他們的折磨。
作為晚輩,首先要有一顆善待老人的心。尤其是自己的父母,他們嘔心瀝血把兒女長大,幫兒女成家,有的還承擔了養育隔輩人的重任,晚輩要知道感恩,要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回報。不能認為父母是應該的,不能精神獎勵,耍嘴皮子,更不能連精神的都沒有,甚至覺得父母做的不夠。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隻付出不求回報的,父母也是如此。如果忽視父母的付出,父母就會失去平衡,也失去慈愛,心情就不會好!
其次,作為晚輩,在該奮鬥的時候不能選擇安逸,說白了,要掙錢,要有錢。有錢了,才能給長輩更好的生活。才能給長輩免去後顧之憂!遊山玩水的長輩和天天擠公交去早市討價還價的長輩心情能一樣嗎?因為沒錢把小病拖成大病的長輩和定期享受vip體檢的長輩幸福感能一樣嗎?在三亞過冬和北方棄管小區瑟瑟發抖心情能一樣嗎?當然有錢人不一定都有善待長輩的心,但是起碼得有力。所以一個人想讓老人讓親人快樂,就不能看淡財富,視金錢為糞土。當然,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晚輩吃了牢飯,老人等於下了地獄,雲南白藥也不能治癒心靈的絕望!
當然,我們生活中絕大多數晚輩是平常的人。平常的晚輩要強調的是一顆心。有心了,才能把相對好的給長輩,給父母;有心了,才能像題主一樣,心疼長輩,不忤逆長輩,想著他們的心情;有心了,才能報喜不報憂,要父母要長輩少操心;有心了,才能事事站在長輩的角度看問題,才能化解長輩的埋怨,才能包容長輩和時代的脫軌;才能拿出對兒女那樣的耐心對待長輩,儘量教會他們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技能,提高智力,尋找生活的樂趣,不被人騙去買一堆保健品。
以上是自己啊理解。希望大家都能善待老人,讓老人快樂的活,坦然的去。不為別的,就為他們曾經對晚輩的付出,就為我們也會老!
-
3 # wasliy
老年人其實隨便帶他去任何地方走走,看看變化中的世界就好了。主要是向他們介紹所到之處的意義,特別是一些博物館。
我爺爺今年已經是九十高齡了,一輩子沒過過什麼好日子。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我父親是小兒子,父親十五六歲時奶奶去世了,爺爺一個人拉扯大四個孩子。現在是每個月輪著贍養,這個月在我家。爺爺曾經是抗美援朝志願軍,他很喜歡看些打仗類的電視劇,我給他買了個老年人用的看戲機,下載了很多他愛看的電視劇。我給他送東西時發現他很憔悴,精神狀態也不好(我覺得爺爺的日子可能不多了)。都說人老了會想回到他出生的地方,都說爺爺是逃荒出來的,現在紮根的地方距離他老家比較遠,年紀大了也怕經不起折騰,就想問問各位這種年紀和這種經歷的老人能為他做些什麼?能讓他心情好點,過的開心些。
回覆列表
我覺得他一定很想念自己的家鄉,但是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你可以替他去一趟,把他最想念的地方拍攝出來回家放給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