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張無忌2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不知道是偶爾這個情況,還是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如果是後者的話建議去醫院做一下腸胃和甲狀腺類檢查,我不是醫生,但是我身邊有兩個朋友因為得過甲亢,起因都是因為精神壓力大造成的,其最顯著的特性就是吃飯不知道飽,一天得吃五六頓,能吃還不長肉。不過經過治療都是半年內就恢復正常了。

    如果是偶爾的話我覺得是正常的,比如是最近活動量增加了,攝入的動物蛋白量不足,還有就是青春期吃壯飯:我們北方人拿青春期後段的時候能吃長個子時期就叫吃壯飯,當年我在部隊第一年17歲,一頓飯正常的饅頭能吃15個,幹嚼都覺得香,可肚子老是覺得餓。還有就是出遠門,不管是出發還是旅遊,可能是心理的事,恐怕下一頓不知道什麼時候吃,就不斷的吃,可能是我自身的原因吧,希望對你的提問有所幫助

  • 2 # 英英說減肥

    排除生理疾病原因,如糖尿病、甲亢等,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兩個原因。

    1.可能是因為長期的貪吃引起的。曾經有一個學員胖到200斤決定減肥。在我們訓練覺察身體的飽腹感時,她在吃完食物居然感覺不到飽腹感,有時要在1小時後才感覺飽了。這跟她長期忽視身體感覺,在無意識狀態下進食有關。

    人體消化系統有許多感知器能感應到吃入的食物,如果你常在無意識、反射性狀態下,未經大腦思考得吃下食物,會導致你沒有留意到自己吃進多少,也無法覺知是否已吃足夠,長期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飽腹感資訊,最終讓你感覺不到飽腹感,這也是用進費退的表現吧。

    想想你是否經常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看手機,看電視,看電影導致飽腹感延遲。長期忽視身體感受會讓你找不到飽腹的感覺。

    第二個原因:飲食搭配出了問題。

    人透過吃來滿足身體營養的需求,不同的食材提供不同的營養價值,每一種食材的消化時間也不一樣,富含蛋白質類食材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來源,它參與人體代謝和供能,如果你的飲食中缺少了它,身體會檢測到,這時你的感覺就是雖然飽了但是好像還沒飽,不滿足地還想吃。

    碳水最易消化,大約0.5-1小時,其次是蛋白質,最慢的是脂肪,大約需要3小時。

    如果你一頓早餐喝下2大碗粥,個把小時就會感覺餓了,但如果你喝一碗粥同時搭配雞蛋、肉、奶等優質蛋白質類食材,就能抗餓到中午。

    如果吃完正餐雖然肚子飽了,但總是感覺還沒吃飽,滿足感不夠,你需要檢查下你的飲食結構是否合理,一餐中需要包括:主食+蛋白質+蔬菜。其中蛋白質類食材是獲得飽腹感和滿足感的關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錢想創業怎麼辦,沒有合適的專案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