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秋潔服裝批發客服12

    這個問題。我覺得要根據社會現狀而言的,我們中國的國情,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遞的是家文化,這個家文化的基礎是什麼,父母,父母是家的中心,因為有父母才有家,因為只有父母可以無私的為你付出。為你做任何事,不計後果,可是作為子女的,很多卻做不到為父母這樣,俗話說,只有瓜戀子,沒有子戀瓜,只有父母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卻不會時常掛念自己的父母,所以所有的孩子,只要父母在的地方。他們認為嗎就是他的家,可以無拘無束的地方,可以肆意妄為的地方。而子女的家,父母害怕自己的子女嫌棄自己,他們也會意識到,子女不會像自己包容他們一樣包容自己,所以他們不能做到當成自己的家,這也是在告誡作為子女的我們,多給父母一點愛,讓他們可以真正的融入我們,讓他們老有所依,你也有老的一天,你也有作為父母的那一天,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 2 # wxl26782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因為父母和父母有好有壞不一樣,同樣子女也是有好有壞不一樣,到底誰的家是誰的家真的很難說。

  • 3 # 嶧縣西門裡老李

    我認同這個觀點。

    我的老家在嶧城區嶧城鎮四街。原稱嶧縣西門裡李家。前年冬天時我去原市委浴池洗澡,見一80多的老人,說是嶧城壇山後西王莊鄉的,我隨口說我是嶧城西門裡的,姓李。老人馬上說,你是西門裡老李家!我立刻有了異常的親切感。

    我是1956年出生。奶奶、姥娘、父母,從記事起就印在我腦海裡。不管後來長大後幹放映員、下鄉當知青、進廠當工人,一提起家,我仍然脫口而出:嶧縣西門裡。儘管我年輕時憎恨過它的貧窮,憤怒過兒時常捱過的打罵,可我始終認為,那是父母在的地方、生我養我的地方,也是我夢裡常回的地方,它才是我的家。

    如今父母早已仙逝,老家早已面目全非。兄弟姐妹早已各奔東西,逢年過節也很少相聚。特別是老母親去世後,我的感覺就是:我是一個沒家的人了。(哭)

    2012年我和老伴帶著小孫子離開原住處(留給兒子兒媳住)搬到市裡,再回去就立刻感到陌生,因為這已是兒子的家了。自此很少再回。前年因孫子去電廠學游泳,中間個半小時無處去,老伴要了鑰匙,再回去一次,家裡沒人,打電話一問兒媳回孃家了。我和老伴這裡看看,那裡瞅瞅,我的感覺就像從末在那住過似的陌生!

    所以兒子用我原在廠時的老房子置換了一處新房,裝修時姥姥、姨媽都去看,問我一塊去吧?我不去。搬家後老伴唸叨:沒良心的東西,搬家了也沒說請咱去吃頓飯。我說:別說沒請,請我也不去!那是他們的家,不是咱們的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15平米現代風格的房子如何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