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看世界呀
-
2 # 科學船塢
按照我們人類的理解,何為生命體?
生命體以基本的化學元素為基礎表現出高度的有序性與嚴謹的結構性;生命體可以增殖、繁衍;生命體可以對外界產生影響,有應激性,而且還會學會適應周圍環境;生命體有新陳代謝活動,在此基礎上,生命體會表現出生長的跡象;生命體可以遺傳、變異、不斷進化演化。
照這麼來看,你還別說,宇宙中的大部分天體不都在不斷的演化嗎?部分的天體還表現著生長的跡象?那麼會不會它們也是一種人類尚且不知曉的生命體呢?
我認為不會。
這時候有的人就開始反駁了,你怎麼知道不會?不要以人類的經驗去料想整個宇宙都和你一樣好不好?
我該如何回答呢?
以現在的科學確實無法解決這個反駁的問題,但是,我們來看,生命體表現出高度的有序性,和非常複雜、嚴謹的結構性,這是星球在構造上所達不到的。
就像我們人類的大腦、各組織器官一樣,高度協調配合,才維持著生命的活力。從最基本的分子結構排列上,生命體比星球複雜的多。
可以這麼說,越是複雜的物質,越有可能誕生出高智慧生命,而那些構造簡單的物質,就沒有可能。
再者來說,我們所認為的不要以人類的經驗去料想未知的世界,而對於這個問題來講,既然是人類提出來的,那麼依然就還在人類的經驗體系內。
照這樣的說法,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可以不斷地吸引捕獲太空中的隕石碎片,人類就是偶然興起的另一種生命形式,相當於地球表面的“細菌”。簡單的物理物體是否可被稱為生命體?雖然有人推測宇宙中可能存在“核生命”,由簡單的基本粒子構成。但星球形成的生命體,只能按照星球的執行模式,在一定的軌道上執行,也只能被動地依靠引力吸引捕獲太空中的一些物體,靠這種方式補充營養,將時常面臨“沒得吃”的境地。或許行星也可以像一些恆星逃離銀河系那樣,被引力作用甩出銀河系,但一路上還是隻能依靠自身引力,宇宙空間十分龐大,一路上不見得能夠遇到足夠的物質供星球吞噬,沒有足夠的物質(營養)供給,那結局就是死亡。而如果吞噬過多的物質,其形態特徵也會發生很大變化,最後引力作用會使原子不能保持正常的原子結構,成為恆星、中子星等等。就按人類現在的觀測結果來說,宇宙間的各種星球,都沒有表現出生命的特點,都只在無意識的執行,無意識的吞噬所能遇到的、在引力能夠起作用的範圍內的固體或氣體成分,這樣怕是不能被稱為“生命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