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洋網
-
2 # 我的貓貓在睡覺
還是在家啦!大宿遷嘍!俺們這洋河美酒飄香的城市嘍
!一家人喝酒談天說地,其樂融融,不甚高興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
-
3 # 醉月樓臺
中秋節的晚餐一個人吃,來餐廳的路上覺得自己好可憐——作為一個單身狗,和舍友出去的計劃臨時被擱淺,關係比較好的一個舍友一整天沒訊息應該是找其他人吃飯去了,其他朋友不是回家就是去外面玩了……然而來到餐廳後發現好多小夥伴和我一樣,頓時覺得,不就是中秋麼!點了一瓶海之藍,一盤蟹,一個人獨飲,綿柔的,撫慰思鄉的心靈
-
4 # 一雨一彩虹00
我是在老家和父母一起過的中秋節!中秋,是一個用“情”浸泡出來的節日,是一個繞在父母膝下才味更濃、情更深的節日。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會為了別人的團聚、別人的幸福、別人的情意濃濃而放棄與親人團聚的機會,但是,誰又能否認,也有很多人並不是如此。既然不是如此,為什麼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在父母的膝下享受中秋帶來的幸福和溫馨呢?
-
5 # 傾晨微笑
中秋大家都怎麼過的,我是在婆家,我和婆婆兩人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菜餚,一家人一起吃著飯菜觀看電視節目,就這樣度過了中秋。不過第二天是在我媽家過的,我們這在節後第一天,也就是八月十六日,有接女兒、女婿來家吃團聚飯的習俗,俗稱“帶閨女女婿來家翻芋頭皮”。有意思的是,在蘇北,中秋夜吃剩下的芋頭皮、果殼等不能隨便扔,要堆積一處,待第二天下午才能拿出去倒掉。
-
6 # 流動的血液哦
當然是在家裡過啦!父母親手做一桌子的好菜,父親還拿出了他愛喝的天之藍,一家人圍在一桌,吃吃喝喝,開開心心聊天,很是開心!
-
7 # 裴詩婧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已經過了好幾天了,今年的中秋和國慶總共放了八天的小長假,因此也興奮了好幾天。我為了過好這個中秋節,我和老公把雙方的父母都叫在一起過中秋。為此中秋節當天我在廚房忙活了一個下午,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晚餐。雖然有點小累,當一大家人圍在一桌有說有笑聊家常時,倍感幸福!
-
8 # 貝太廚房
中秋,恰逢三秋之半,在傳統的農耕型社會里,土地是民生之本,土地的收成關乎到一年裡是吃肉還是吃粥。勞動人民對土地懷有深深的敬畏之情。秋天正是收穫的季節,必須要祭祀土地神,感謝庇護所帶來的豐收,讓大家盆滿缽滿。也稱之為“秋報”。八月十五是秋季收穫的季節,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糊窗戶:
在北方一帶有糊窗戶的習俗據說中秋午時糊窗戶,能把太Sunny糊在屋裡,一冬不冷。。
觀潮:
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可知觀潮盛況略見一斑。
在中秋佳節前後,八方賓客蜂湧而至,爭睹錢江潮的奇觀,盛況空前,距杭州50公里的海寧鹽官鎮是觀潮最佳處。
拜月:
拜月:《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和士大夫爭相效仿,逐漸就傳到了民間。不過說到拜月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貂蟬,據說貂蟬姑美貌一時無人能及;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
娘午夜拜月,祈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於是後來得償所願滅掉了董卓。
熬夜:
對,你沒有看錯!據說在中秋這一天熬夜,可以長壽。所以上了年紀的人們為了祈求獲得長壽,常常在這一天熬夜,但是年輕人們多半是藉此玩樂一番。雖然熬夜不會給身體帶來任何好處,但是偶爾為之也未嘗不可,否則何來除夕守歲一說呢?
吃鴨:
中秋吃鴨子可是有段民族故事的;由於不斷收到蒙古族的欺壓,漢人決定推翻元人。但當時的形式嚴峻,不能大張旗鼓的說哥要造反,於是就用暗語。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就取諧音“鴨子”。中秋節吃鴨子,就是中秋節大家一起採取行動的意思,以此透過鬥爭來推翻元人統治。無論故事是真是假也無從考證了,但是吃鴨子的習俗還是儲存了下來。在西南一帶這天多會吃煙燻的鴨子,而南京一帶多食用桂花鴨子,桂花飄香之際,鴨子也膘肥身壯,拿來做成桂花鴨子肥而不膩,皮白肉嫩。
燃燈:
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中秋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中秋燃燈的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回覆列表
廣深港高鐵23日開通,緊接著就是中秋節,我已經打算好去過個特別的港式中秋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攻略,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試著坐高鐵去過個港式中秋。
1、大坑舞火龍是香港鬧市在中秋節期間進行的百年傳統習俗。每年中秋,大坑村民從擁有逾150年曆史的大坑蓮花宮出發,近300人舞動著巨大火龍穿梭大街小巷,平日寧靜的小巷因而變得火光閃爍。舞火龍的傳統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如今成了香港獨特的風俗,2011年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日期:2018年9月23日~25日
時間:晚上8:15~10:30(9月23日~24日)
晚上8:15~10:00(9月25日)
地址:銅鑼灣大坑(最佳觀賞地點:浣紗街)
交通指引:從港鐵天后站A1出口,橫過英皇道後轉右走至第二個路口,然後左轉沿銅鑼灣道步行5分鐘往大坑。
時間:2018年9月24日晚上10:45~11:30
地址:維多利亞公園
交通指引:從港鐵鑼灣站E出口,沿記利佐治街步行前往;或從港鐵天后站A2出口,左轉由興發街入口進入公園。
2、中港城與利東街將舉行“月兔·秋燈”主題展覽,展出10 只由著名澳洲藝術家 Amanda Parer打造的巨型月兔藝術裝置。利東街今年首次引入嶄新的遙控燈光技術,可以使用利東街手機程式遙控花燈,超過八百個彩色花燈。
日期:2018年9月19日~10月17日
時間: 每晚6:00~ 11:00 (5小時)
地址:尖沙咀廣東道33號中港城 平臺綠化廣場;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00號 利東街中庭。
3、中秋賞花燈,也是源遠流長的中秋習俗之一,香港多處都會舉行中秋彩燈會及彩燈展覽。其中維多利亞公園的中秋彩燈會規模最大,不僅有各式各樣的彩燈展覽,還有傳統技藝表演、遊戲攤位及燈謎競猜等活動。
地址:維多利亞公園
日期: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
時間:晚上8:00~11:00
交通:地鐵銅鑼灣站E出口,沿記利佐治街前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