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努比行走歷史

    為什麼都是嫁女過去?

    在古代中原王朝和周邊少數民族國家經常發生摩擦,周邊國家比中原王朝強的就來欺凌中原王朝,比中原王朝弱的沒事就來騷擾一下就跑,這讓中原王朝很頭疼。於是從漢朝劉邦起統治者就想出了和親的辦法。

    這個辦法有三個好處:

    一則,敵強我弱時,緩和形勢,爭取休養生息的時間。

    二則,敵弱我強時,安撫敵國,讓其安心歸順。

    三則,和親後,漢族女子到周邊國家都會收到很高的禮遇,地位都比較高,融入到當地的種族中,給其帶入漢族血脈,能增加少數民族後世與中原王朝的血緣牽連,便於統治安撫。

    那麼,既然有女子嫁過去為什麼沒有女子嫁過來呢?

    一則,少數民族國家請求和親並非僅僅是為了求取漢人女子,更多的是為了中原王朝的嫁妝,先進的文化、農耕、技術等,這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自然中原王朝不需要迎娶周邊國家女子來獲得這些。

    二則,中原王朝皇族很看重血統的純正,和親的女子大多非皇室正統,很多都是宗親和宮女。皇族為了保證自身血統的純正自然更不會去迎娶周邊國家的女子。

    以上便是筆者對待這個問題的看法

  • 2 # 義陽天樂

    和親政策從嚴格意義上講始於西漢,盛於隋唐,終於清代。而“和親”一詞在先秦時的著作中已經出現。如《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載“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欒氏,而固與範氏和親”。這裡的“和親”是指晉國的中行氏與範氏兩個貴族聯合起來對付欒氏所進行的和好行動,並沒有姻親關係。而真正名實相符的和親政策,始於“白登之圍”後漢高祖劉邦與匈奴的和親。和親政策可以說貫穿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它是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或者是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政治聯姻。和親對於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和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歷代的和親政策之中,尤以漢唐兩朝的和親政策頗具特色。漢的和親政策為始,而唐的和親政策為盛,這也正是和親政策一直向前發展的過程。

    西漢時期的和親物件多是匈奴,彼時匈奴崛起,漢雖一通國力尚若,和親是為鞏固統治而提出的溫和政策,所以一開始就帶著政治妥協的意味。

    到了唐時,名族大融合,太宗更是提出各民族愛如一的思想。所以唐時和親政策,是帶著一種相容幷包的進一步促進了名族融合。而之所以多是嫁女,則可能是一種歷史慣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來談談你有哪些傷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