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趙都市報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方便了人們充分利用碎片時間。碎片時間雖不起眼,但利用得好也會有很大收穫。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88.5%的受訪者注意利用碎片時間。受訪者利用碎片時間常做的事有看新聞、聽音樂和看書。利用好碎片時間,60.6%的受訪者覺得生活更加豐富充實,53.4%的受訪者覺得做事會更加有條不紊,從容不迫。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資訊傳播呈現出碎片化;與此同時,人們擁有更多的碎片時間,專家把這個時代稱為“碎片化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每天接受和處理的資訊量極大,我們是否被海量的資訊綁架?還是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做有一些意義的事?有人說,如果我們有一個清晰的人生目標,用好3—5年的碎片時間,也許可以修建一條你的財富管道,也許可以把你的英語口語鍛鍊得溜溜的,也許可以成為一個投資高手、國學達人……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於你的人生目標設定,別小看每天進步一點點,聚散為整,3—5年後就會發現有了更豐富的“我的世界”。

    時間是個常量,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誰都不會少,但對善於利用時間的人來說,時間卻是個變數,在有限時間內可以實現更多的願望。雷鋒在看電影前看書,戰友問他,這麼幾分鐘還看書?雷鋒說,我都看好幾頁了。魯迅說,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雷鋒和魯迅都在高效利用碎片時間。喜歡讀書的人,都會利用好碎片時間。工作以外的時間是零碎的,有人覺得靜不下來,而毛澤東正是在日理萬機中“聚散為整”,讀了大量的書;一樣的時間,善於把零碎的都充分利用起來,在書中尋找真理。

    “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當然,決定這種差異不是擁有多少碎片時間,而在於幹什麼。排隊時、候車時、坐地鐵時,都是碎片時間,關鍵在於如何利用。88.5%的受訪者注意利用碎片時間,常做的事有看新聞、聽音樂和看書,這無疑值得稱道和推崇。以微信為例,人們最早多喜歡看搞笑的、娛樂化的東西,現在開始不滿輕薄、娛樂的資訊,轉而對有深度的、有一定專業水平的東西感興趣,對知識的訴求也趨向於“有識、有趣、有變”,普遍認為知識是服務於當下的,應當以個體意義及感受為標準,透過涉獵不同的知識,更好地瞭解自我、認知世界。

    更好地利用碎片時間,需要有整體規劃,貴在聚散為整,長期堅持下去,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會更加豐富充實。借用一位企業家的話:擁抱碎片化時代——擷取碎片,深度擁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歲寶寶可以坐飛機嗎?會不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