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項羽和劉邦之前,我們先另外舉兩個人的例子,一個是劉備,另外一個是朱元璋。我們知道,劉備在與公孫瓚一起師從儒學大師盧植的時候,也是同樣不喜歡讀書,而是喜歡結交豪俠,喜歡狗、馬、音樂、華麗的衣服。
但是劉備在白帝城給劉禪的遺詔裡面,卻能夠說出“勿以噁心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和“惟賢惟德,能服於人”這樣的佳句,就可以看出,劉備只是不想成為一個士人,但不代表他真的不讀書,讀書的底子還是有的。
那我們再來看朱元璋,朱元璋的出身大家都知道,非常的低,小的時候自然不可能讀過書,但是朱元璋的書法十分不錯,而且還寫了一百多首詩,還寫了《大明御製皇陵碑》和《與田興書》。
可見,小時候沒有讀過書的朱元璋,在長大之後,還是有請人教他讀書的,另外,他還請了很多名士,比如宋濂教太子朱標和其他皇子讀書,就說明朱元璋是非常重視教育這一塊的。
我們再回來說項羽和劉邦真的不讀書嗎?我們來看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叫盧綰,盧綰是劉邦的同鄉,盧綰的父親和劉邦的父親關係特別的好,有意思的是,盧綰與劉邦還是同一天生日,鄉親們來祝賀,還得準備兩份呢,一份送到劉邦家,一份送到盧綰家。
盧綰和劉邦兩個的關係也非常好,一起玩,一起讀書,由此可見,劉邦還是讀過書的,另外劉邦能做上泗水亭長,還是有一點文化知識水平的,所以,也才能和蕭何和曹參比較熟。
那我們再來看看項羽,項羽我們知道,他的祖父是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顯然,項家是楚國的貴族,雖然楚國被秦國所滅,但是項家人的讀書這一塊還是不成問題的。項羽小的時候就開始讀書認字。
史記之所以說他沒有學成,那只是按士人的標準來說,確實是沒有學成,而項羽後來要學擊劍,也同樣沒有學成,而後來要學兵法,也是學了一半,同樣沒有學成,但是我們知道項羽武藝和軍事能力也是一流的。
由此可見,說他們不讀書,只是說他們不太喜歡讀書,還有就是按照士人的標準來的,但還是有讀過書的。那我們看看劉邦的《大風歌》,其實如果翻成大白話,也是很簡單的,那就是,起大風了,雲飛揚呀,我回到了家鄉,怎樣才能獲得勇士來守四方呀?
我想,就這樣水平的詩,一個初中生應該不成問題,主要是因為大風歌是文言文,讓我們感覺難度比較高而已。大風歌確實是劉邦所作的,因為這是他回到沛縣,在鄉親們的面前所做的歌,還挑了一百二十個童來學這首歌,這個肯定是做不了假的。
說項羽和劉邦之前,我們先另外舉兩個人的例子,一個是劉備,另外一個是朱元璋。我們知道,劉備在與公孫瓚一起師從儒學大師盧植的時候,也是同樣不喜歡讀書,而是喜歡結交豪俠,喜歡狗、馬、音樂、華麗的衣服。
但是劉備在白帝城給劉禪的遺詔裡面,卻能夠說出“勿以噁心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和“惟賢惟德,能服於人”這樣的佳句,就可以看出,劉備只是不想成為一個士人,但不代表他真的不讀書,讀書的底子還是有的。
那我們再來看朱元璋,朱元璋的出身大家都知道,非常的低,小的時候自然不可能讀過書,但是朱元璋的書法十分不錯,而且還寫了一百多首詩,還寫了《大明御製皇陵碑》和《與田興書》。
可見,小時候沒有讀過書的朱元璋,在長大之後,還是有請人教他讀書的,另外,他還請了很多名士,比如宋濂教太子朱標和其他皇子讀書,就說明朱元璋是非常重視教育這一塊的。
我們再回來說項羽和劉邦真的不讀書嗎?我們來看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叫盧綰,盧綰是劉邦的同鄉,盧綰的父親和劉邦的父親關係特別的好,有意思的是,盧綰與劉邦還是同一天生日,鄉親們來祝賀,還得準備兩份呢,一份送到劉邦家,一份送到盧綰家。
盧綰和劉邦兩個的關係也非常好,一起玩,一起讀書,由此可見,劉邦還是讀過書的,另外劉邦能做上泗水亭長,還是有一點文化知識水平的,所以,也才能和蕭何和曹參比較熟。
那我們再來看看項羽,項羽我們知道,他的祖父是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顯然,項家是楚國的貴族,雖然楚國被秦國所滅,但是項家人的讀書這一塊還是不成問題的。項羽小的時候就開始讀書認字。
史記之所以說他沒有學成,那只是按士人的標準來說,確實是沒有學成,而項羽後來要學擊劍,也同樣沒有學成,而後來要學兵法,也是學了一半,同樣沒有學成,但是我們知道項羽武藝和軍事能力也是一流的。
由此可見,說他們不讀書,只是說他們不太喜歡讀書,還有就是按照士人的標準來的,但還是有讀過書的。那我們看看劉邦的《大風歌》,其實如果翻成大白話,也是很簡單的,那就是,起大風了,雲飛揚呀,我回到了家鄉,怎樣才能獲得勇士來守四方呀?
我想,就這樣水平的詩,一個初中生應該不成問題,主要是因為大風歌是文言文,讓我們感覺難度比較高而已。大風歌確實是劉邦所作的,因為這是他回到沛縣,在鄉親們的面前所做的歌,還挑了一百二十個童來學這首歌,這個肯定是做不了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