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千年蘭亭

    據史書記載,大書法家趙孟頫能“日書萬字”,其書寫速度看來是相當驚人,可他的字絲毫沒有因為快而降低其藝術性。

    而我輩整天如果只是專心寫一個字,怕是也無法與老趙相比。

    關於書寫速度,要注意三方面問題:

    1、正確理解快慢(遲速、疾澀)的辯證關係。

    姜夔說:“遲多取妍,速多取勁。先必能速,然後為遲。若素不能速而專事遲,則無神氣;若專務速,又多失勢。”

    快慢或遲速是一組矛盾,書法的任務在於化解矛盾,使對立的雙方由衝突而走向和解,做到速不飄浮輕佻,遲不沉滯淤澀,即米芾所謂“沉著痛快”是也。

    2、書寫快慢因書體而異。

    一般來說,篆、隸、楷書寫速度較慢,得穩健之態;行書較快,得流暢之姿,草書最快,呈飛動之勢。

    懷素《自敘帖》雲:“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 即言狂草之迅疾。

    3、書寫快慢因人而別。

    每個人的秉性、閱歷、知識結構、行為方式以及書寫習慣、書法熟練程度等幹差萬別,反映到他的書寫速度上自然就會呈現出個體差異。

    上面說的趙孟頫,專尚“平順”,能日書萬字,精熟之故也;而何紹基迴腕執筆而書,氣韻沉雄,書寫極慢,習慣使然也。

  • 2 # 神韻軒書法

    寫字速度對作品質量有影響,寫字好壞與快慢有關係。

    能速而速,謂之"入神″,能速而不速,謂之"賞會″,未能速而速,謂之"狂馳″,不當遲而遲,謂之"淹滯″。狂馳則形勢不全,淹滯則骨肉重濁。縱橫斜直,不速而行,不止而緩,腕不停筆,筆不離紙,實按而和,意在筆前,心不速而神氣短,筆不遲而神氣枯,一遲一速,乃得剛柔相濟,表裡相資。一一潘之淙《離鉤書訣》。

    能速而速,有意想不到的、出神入化的效果。能速而不速,從容自如而點畫精采。"狂馳″者用筆淺薄,"淹滯″者無骨力,無生氣。遲速得當,才會有剛柔相濟之美。

    虞世南說:"太緩者滯而無筋,太急者病而無骨。″

    寫楷書起筆收筆宜慢,才有藏頭護尾之勢,中段走筆稍快,筆要提得起而沉著。

    行書中的點畫交換時,有時會產生牽絲,折搭等。宜快速行筆。宜自然為上。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上圖書法作品為蘇軾行書《定惠院海棠詩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學CAD製圖,如何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