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怎麼就突然死了?
5
回覆列表
  • 1 # 歷史雲頂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制度一直盛行,自從公元221年由秦始皇建立之後,皇帝一直是唯我獨尊,國家權力最大的人。在很多的影視劇中都是皇權至上,生殺大權都唯有皇帝一人主宰,在清朝皇帝制度維持了276年,從努爾哈赤到溥儀,這些年來皇帝的身份不容置疑,可是卻誕生了可以制約皇帝,權力比皇帝還大的“攝政王”,很多皇帝決定不了的事情,都要和攝政王商量,由攝政王去決議。

    可是到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一個疑問,既然攝政王的權利比皇帝還大,那麼為什麼攝政王不當皇帝呢,這樣一來豈不是不需要攝政王這樣一個人去制約他?

    清朝比皇帝權力還大的官職,276年僅2人擔任過,多爾袞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位是溥儀皇帝的載灃。提到多爾袞,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他本來也是先帝的兒子,但是在先帝死後,他並沒有緊盯著皇位伺機出動,而是選擇輔佐皇帝,多爾袞是比較強勢的,雖然不能當皇帝,但是他在權力上制約皇帝。

    無論多爾袞不當皇帝的原因是什麼,多爾袞對於後來大清的建功立業確實功不可沒。但是其實歷史上對於多爾袞的評價肯定不是絕對的,有人說他殘忍至極,有人說他為國家奉獻了許多,開墾疆土等等,後來多爾袞英年早逝,順治在治理國家上肯定也可以自由些,那個時候他也成為了一名成熟的皇帝,不再需要別人替他決定國家大事了。

    第二位載灃他就沒那麼多的亮點了,他作為溥儀的父親,在溥儀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作為攝政王替溥儀決定國家大事。但是那個時候的清朝,已經不像清朝開始那樣的繁榮,他接手了一個爛攤子,也許他能做的只是盡力不把國家局勢變得更為糟糕。有人說他是清朝的宿命,其實不然,他主動學習,積極的去處理國家政事,只不過當時局面實在是太艱難,彷彿清朝的滅亡已成為了必然,再加上當時的溥儀比較軟弱無能,對於外國的侵略一再的忍讓,最終淪為了日本人的傀儡,成為了大清的一大敗筆,也導致了大清最後的滅亡。所以那個時候就算攝政王再努力,似乎滅亡也成了大清最終的宿命。

    同為攝政王,他們有相同點,當然也有不同點。攝政王不是每一個時期都有的,只有在皇帝年幼無知或不能處理政事的時候,攝政王才會出現幫他們去處理國家大事,一般是皇帝的兄弟或者是親戚,多爾袞就是順治皇帝的親兄弟,載灃就是溥儀皇帝的親生父親,通俗點說,就是代理皇帝。

    大清一頭一尾,終於結束了皇帝制度,再也不需要攝政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想嫁的人不想娶你,你會尋找下一個結婚物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