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周易186515090

    國學皇極經世,

    國學皇極經世

    運用規律於周天三百六十度者。一元等於十會。三百六十運,四千三百二十世,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等於四千六百六十五萬六千日!

  • 2 # 星火情殤

    一,天干地支首先是用在曆法計年。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成六十組 干支單位,俗稱六十花甲子,按照固定的順序週而復始的輪迴,用於曆法計年、術數、計算等。

    二,用於星象。

    中國古代天文學,把周天二十八星宿分成十二宮,又稱黃道十二宮:

    子宮有女、虛、危三宿;醜宮有鬥、牛二宿;寅宮有尾、箕二宿;卯宮有氐、房、心三宿;辰宮有角、亢二宿;巳宮有翼、軫二宿;午宮有柳、星、張三宿;未宮有井、鬼二宿;申宮有觜、參二宿;酉宮有胃、昴、畢三宿;戌宮有奎、婁二宿;亥宮有室、壁二宿。所以十二地支也是天上二十八星宿的宮位。

    三,用於中醫學。

    中醫講究寒暖溼燥涼溫六種病因,寒用暖醫,溼用燥醫涼用暖醫,十二地支亥子稱為寒氣,醜稱為溼氣,寅卯稱為溫氣,辰稱為溼氣,巳午稱為暖氣,未稱為燥氣,申酉稱為涼氣,戌稱為燥氣。所以中醫的治病原理,來自天干地支的五行六氣。

    四,天干地支用於儒學的五常。

    儒家講究仁義禮智信五常道德,這五常道德完全來自天干的五合原理。

    甲己合化土—中正之合,土因為厚重所以代表信。

    乙庚合化金—仁義之合,金因為貴重蕭殺,代表義。

    丙辛合化水—威武之合,水因為生養萬物而不爭高低,代表智。

    壬丁合化木—淫澄之合,木因為仁慈善良,所以代表仁

    戊癸合化火—無情之合,火因為豔麗光明,所以代表禮。天干五合的原理就是儒家五常的來歷。

    五,天干地支用於命理和風水。

    命理學的四柱預測學,金錢六爻,大六壬,太乙神數,奇門遁甲等預測方法,都要用到天干地支,風水學更是離不開天干地支。

    總之,國學中的儒學,道學,醫學,陰陽學,預測學,風水學等各個領域都有天干地支的影子,所以說十天干和十二個地支,在國學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 3 # 亦文亦物

    天干地支,是在所謂的“國學圈”被熱炒的詞彙,不少文化講師們擠眉弄眼、掐指一算,頗有當年“神運算元”的風範。

    其實,作為一種流行數千年的紀年、紀日方法,它沒有那麼神秘。

    1、天干、地支?

    在古代,紀日(就是咱們今天算禮拜幾)、紀年(今年是西曆2017年)用的是干支法。干支,即天干、地支的合稱。

    在古代,一個開蒙的小童就能掌握的基礎社會常識,卻被今天的某些人奉若神明,這說明今天我們的知識儲備發生了轉移。換句話說,不流行了。

    天干分10種,分別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1/2/3/4/5/6/7/8/9/10),主要用來表達次序,誰先誰後;地支稍微多兩個,十二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即十二生肖的字首),也可以寫成是“A、B、C、D、E、F、G、H、I、J、K、L”,主要用於記時辰。

    他們兩者根據規則相互組合,如“甲子”“乙丑”“丙寅”……就會先後產生60種組合,如下圖:

    這60個組合,通常為“一甲子”或“六十花甲子”,這就是一個輪迴,週而復始,用來記載日、月、年,每個王朝都在迴圈使用。

    在古代,每任皇帝在任期內都有自己的年號,而皇帝執政的時間又通常不超過二、三十年(康熙皇帝執政夠長,61年),一般也就夠用了,所以廣為流傳,如康熙乙丑年(即康熙2年)。

    2、天干、地支如何使用?

    干支表達時間,最早用於記載日,始於商代(他們也是沿襲古法,即夏朝日曆),咱們現在還將民間傳統日曆稱為“陰曆”,有“殷商之歷”的內涵。

    而干支用於紀年在西漢時,就要晚的多。當然,古代是多法並用,還有用帝號、年號的方法,如周平王三年,唐大中十一年等,並用很常見。

    其實,這個傳統來自於古人對時間的長期觀察,這種觀察也許歷經幾百年才形成;而“干支”兩字的本意,是說花草樹木在一年四季中的變化最為直接,而鐵質工具發明之前,竹木也是古人採集、漁獵的最重要的、離不開的工具,所有就以此類比。當然,《說文解字》上也有其他解釋,但極為牽強,顯然是帶有文化主見的後人揣測之說,不足道也。

    3、你能輕易學會嗎?

    干支沒有什麼神秘之處,無外乎就是“搭配”二字,熟悉了上述的對應表格和次序,你可以在任何場合將其畫出來,一一對應,瞬間提升B格,小夥伴們趕緊學習一下吧。

  • 4 # 玄清散人柔和推拿

    最早的天文觀測是沒有儀器裝置的就是用肉眼直接觀測,觀測最多的物件就是太陽,以山頭為參照,記錄太陽昇起和落下的位置,不同的時間太陽昇起和落下的位置是不一樣的,與只同步的是氣溫,物候的變化,古人將這些現象和天文的變化結合起來就行成了季節的概念,並且季節變化的時鐘以天象為刻度,這也是最早的天人合一理念的來源。

    後來為了更精確的預知季節的變化,人們就在山頭壘起石頭臺,以石頭太之間的間隙為依據來確定太陽昇起的位置,這樣的遺蹟在考古上是有發現的。如果在地面立一排木杆也能有相同的效果,而且更容易做到,只是遺蹟很難儲存,但後來立杆觀測的方法逐漸演化成了表的形式,也就是後來的華表!可以想見,最早的觀測應該是在山頭立一排木樁。

    隨著觀測的豐富,中國古人最早定出來的成熟的歷法是每360天是一個太陽迴歸年,這也就是周天360度這個數字的來源,古人把360天分為10份,每份36天,這套曆法裡的數字奠定了後來中國農曆的核心框架,因為有十個月,所以需要十個符號來標定,用來標定這十個月的符號,就是天干的來源!!!六六是三十六天,這也就是六氣理論的源頭。

    之過天文觀測的物件有所擴充套件,尤其是對月亮,和五行星的觀測,曆法的精確度越來越高,原來的360天,精確到365天,月份也由十個月精確到十二個月。但是曆法的更新一定比天文觀測要慢一步,所以,對多出的這5天就用祭祀活動來用掉,這也就是過年的來歷,因為月份變為了十二,所以用來標定月份的符號就又成了十二個,這也就是十二地支的來源。

    天干和地支的發明很有可能不是在同一個部落裡產生的,如果是在同一部落隨著曆法的精確,在原先的十個符號上再加兩個就好了,沒有必要重新開發。結合上古傳說考古等資訊,推測:十天干的發明和使用很有可能是女媧部落,十二地支的起源很有可能是伏羲部落,後來兩個部落融合,天文的知識和文化也有了融合,這樣十天干的這套系統得以保留,並與地支體系融合為六十甲子系統。

    以上內容參考了易經研究,曆法技術的發展,考古學的證據等多學科的知識,但有相當一部份的推測成分,能自圓其說,但未必就是歷史的真實,算是一家之言。

  • 5 # 天衝751

    最常見的就是干支紀年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輪轉,最小公倍數60從而六十甲子一輪迴。天干天干地支又分陰陽五行,甲乙東方陰陽木,丙丁南方陰陽火,戊己中方陰陽土,庚辛西方陰陽金,壬癸北方陰陽水。同樣地支也分陰陽五行,只是四季中都有辰戌醜未四土出現。可見土可孕育萬物。它們也代表了萬物,如甲樹乙草,丙火丁星,燈,戊房屋錢財,山等等。也可代表人體,甲頭乙肩,寅頭手卯關節,丙眼丁辛(同對應巳午火)。以河圖又可得出數字,甲乙寅卯三八木,丙丁巳午二七火,戊己辰戌醜未五十土,庚辛申酉四九金,壬癸亥子一六水。天干為外,地支為內,一外一內遙相呼應。現在最常見的用於計時,實際干支文化很有研究價值與內涵,不妨看成世間萬物的組成與內外結構。最重要的還是人要總有自然包容萬物的心胸,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 6 # 趙日金141

    天干地支,早已有之,但干支用於曆法,卻是在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庭下令全國實行干支紀年。

    西漢漢武帝時制定的《太初曆》,太初紀年,不是干支紀年。歲星即木星,約十二年(11.862年)繞天一週,十二輪迴。但已有干支紀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即,漢武帝七年十一月冬至日,為第一個甲子日。

    《太初曆》。太初元年,焉逢攝提格。太初二年,端蒙單閼。太初三年,遊兆執徐。,,太初六十年,尚章赤奮若。六十輪迴,太初六十一年與元年同名。

    這些年名,記憶比較複雜,直到漢章帝元和二年才改用干支紀年。

  • 7 # 大道至簡923

    天干地支是古人紀年的,玄學八字也要用到天干地支,十天干排序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排序單為陽幹偶為陰天如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丁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已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十二地支排序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地支排序也是單為陽偶為陰,亥子屬水亥為陰水子為陽水,寅卯屬木,辛酉屬金,巳午屬火,辰戍醜未屬土。天干和地支組合是陽幹配陽支如甲子、庚子、丙午等共六十個組合,天干有五合,地支有六合,地支還有三合局三會局如申子辰三合水局,亥子丑三會水局,三會局的五行力量比三合局的五行力量大。地支還有刑沖剋害,這些都是天干地支方面的基礎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用插頭插電線板會冒火花,危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