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盜寶案發之後,孫殿英一推六二五將責任都推給了手下第一師師長譚溫江,隨後又大肆行賄,逃脫了審判,由於和滿人有殺父之仇,孫殿英將盜墓的行為解釋稱為父報仇,後來更是美化成革命行為。
孫殿英這些牽強的理由勉強可以做一下文章,畢竟滿漢之間曾經有著很嚴重的階級對立,但是如果盜掘了明十三陵恐怕天下人的吐沫星子就能將他淹死。
明皇陵在歷史上有過四個危險時期
一、李自成進京
歷史上農民起義軍搗毀皇陵可以說是屢見不鮮,赤眉,黃巢,都曾靠盜墓發家,李自成進京後明十三陵確實岌岌可危。可是李自成在北京一共就住了四十幾天,期間要穩定北京局勢,還要面對山海關的吳三桂以及關外的滿清,實在沒有精力打盜墓的注意便匆匆敗退。
二、滿清入關
滿清入關後,明十三陵面臨了第二個危機,但是清朝統治者不但沒有破壞十三陵反而加以保護。比如崇禎原本被李自成匆匆埋葬在田貴妃墓,滿清入關後重新修葺了地面建築,並命名為思陵。
這一點就很好解釋了,以少數統治多數,滿清必須籠絡人心,明十三陵是一種象徵意義,保護明皇陵主要是為了緩和滿漢關係。
三、民國時期軍閥混戰
在軍閥混戰環境下,想要立足,實力才是最重要的,招兵買馬有了槍桿子,腰板才能硬起來,這些都需要靠金錢來堆砌,很多軍閥都沒有閒著,孫殿英盜清東陵,孫連仲在西北也對武則天和李治的乾陵動手。
但是明十三陵由於處於政治核心的北京,在加上地宮極深,墓道極難發現,想要盜掘明十三陵風險太大,所以又逃過一劫。
四、日本侵華時期
無惡不作的日本人在侵華戰爭期間搶掠中國文物無數,但是並沒有對明十三陵動手,主要還是側重點不同,日本人以長期佔領中國為目標,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強盜,而是將自己當成中國未來的主人。
而且盜墓這種事名聲太壞,他們都是以考古的名義偷偷幹,明十三陵這麼大的目標實在影響太大。
在歷朝歷代皇陵中,明十三陵包括在南京的明孝陵都沒有被盜記錄,可以說是歷代王朝中儲存最為完整的,不僅因為地宮深,墓道難發掘,更重要的是明十三陵的象徵意義很強,而且又處在政治核心北京,不僅是孫殿英,恐怕當時沒人敢打明皇陵的主意。
清東陵盜寶案發之後,孫殿英一推六二五將責任都推給了手下第一師師長譚溫江,隨後又大肆行賄,逃脫了審判,由於和滿人有殺父之仇,孫殿英將盜墓的行為解釋稱為父報仇,後來更是美化成革命行為。
孫殿英這些牽強的理由勉強可以做一下文章,畢竟滿漢之間曾經有著很嚴重的階級對立,但是如果盜掘了明十三陵恐怕天下人的吐沫星子就能將他淹死。
明皇陵在歷史上有過四個危險時期
一、李自成進京
歷史上農民起義軍搗毀皇陵可以說是屢見不鮮,赤眉,黃巢,都曾靠盜墓發家,李自成進京後明十三陵確實岌岌可危。可是李自成在北京一共就住了四十幾天,期間要穩定北京局勢,還要面對山海關的吳三桂以及關外的滿清,實在沒有精力打盜墓的注意便匆匆敗退。
二、滿清入關
滿清入關後,明十三陵面臨了第二個危機,但是清朝統治者不但沒有破壞十三陵反而加以保護。比如崇禎原本被李自成匆匆埋葬在田貴妃墓,滿清入關後重新修葺了地面建築,並命名為思陵。
這一點就很好解釋了,以少數統治多數,滿清必須籠絡人心,明十三陵是一種象徵意義,保護明皇陵主要是為了緩和滿漢關係。
三、民國時期軍閥混戰
在軍閥混戰環境下,想要立足,實力才是最重要的,招兵買馬有了槍桿子,腰板才能硬起來,這些都需要靠金錢來堆砌,很多軍閥都沒有閒著,孫殿英盜清東陵,孫連仲在西北也對武則天和李治的乾陵動手。
但是明十三陵由於處於政治核心的北京,在加上地宮極深,墓道極難發現,想要盜掘明十三陵風險太大,所以又逃過一劫。
四、日本侵華時期
無惡不作的日本人在侵華戰爭期間搶掠中國文物無數,但是並沒有對明十三陵動手,主要還是側重點不同,日本人以長期佔領中國為目標,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強盜,而是將自己當成中國未來的主人。
而且盜墓這種事名聲太壞,他們都是以考古的名義偷偷幹,明十三陵這麼大的目標實在影響太大。
在歷朝歷代皇陵中,明十三陵包括在南京的明孝陵都沒有被盜記錄,可以說是歷代王朝中儲存最為完整的,不僅因為地宮深,墓道難發掘,更重要的是明十三陵的象徵意義很強,而且又處在政治核心北京,不僅是孫殿英,恐怕當時沒人敢打明皇陵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