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憬悟大師
-
2 # 愛0391
九十年代的住宅,大多是磚混結構,磚牆承重體系,樓板一般是預製多孔板,預製板就擱在磚牆上,有些有圈樑、構造柱。
現在的多層住宅也大多也是磚混結構,還是磚牆承重體系,只是樓板用現澆板了,樓板與圈樑、構造柱整澆,結構整體性大大增強,抗震效能好得多
-
3 # 李程說房
九十年代的住宅,大多是磚混結構,磚牆承重體系,樓板一般是預製多孔板,預製板就擱在磚牆上,有些有圈樑、構造柱。戶型如下圖
-
4 # 您身邊的專業房產顧問
基本上是以磚混結構加樓板形式為主,樓層以6層步梯為主。有合用腳踏車庫,或單獨腳踏車庫,
很多房子土地性質為劃撥
-
5 # 閒聊亨特
80年代,我在單位搞基建,那會的磚混結構的宿舍樓造價一平米也就是一百來塊錢,五層高的樓基礎深1米多,除了墊層是10公分的素混凝土,就是紅磚基礎,24牆上搭空心預製板,甚至連構造柱和圈樑都沒有,門窗橫樑也是預製的,有個五、六級地震肯定散架了。因為位置好或帶學位,現在一平方米價格也要二、三萬。
當時中國剛剛開始重視民用住宅的抗震問題,下發了抗震901圖集,所以90年代的房子都是有抗震設防要求了。
以青島地區為例:
一、 當時1-7層住宅都是磚混結構。1.基礎:採用m5或者m7.5水泥砂漿砌築毛石條形基礎,後期毛石砌築太費工,進度慢,很多基礎改成了毛石砼條形基礎。2.牆體:一般1.2層採用m10水泥混合砂漿砌築mu10紅磚,3.4層採用m7.5水泥混合砂漿砌築mu7.5紅磚,5層以上採用m5水泥混合砂漿砌築m7.5紅磚,頂上標號最低,當時有句玩笑話,(活到頂,糊弄景)。牆體在轉角、端頭處及牆體縱橫牆交接處都加設砼構造柱。3.樓板:臥室、起居室採用砼預製預應力空心樓板,板厚12cm,板縫寬度4cm,加直徑6的鋼筋,採用細石砼灌縫養護28天。走廊採用砼預製板,板厚8—10cm,灌縫同上。在樓板底設定砼圈樑,每層設定,圈樑高度12cm。
二.高層住宅當時很少,主要是框架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基礎一般採用獨立柱基。牆體當時採用多孔磚或者空心磚牆體。
估計你問得是城市住宅, 農房和廠房的結構我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