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上雜談
-
2 # 南閣水哥
答: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的目的是給君王看的,通過歷史上的事實,給皇帝一定的借鑑作用。如果咱們一般人只會講資治通鑑作為一般的編年體書來看,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司馬光在採選史料的時候是很有目的性的,甚至整本書涵蓋了他自己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想讓君王能夠得出治理天下的方法。
我個人在看資治通鑑的時候喜歡用一本輔導書,就是王夫之的《讀通鑑論》。這套書是對於司馬光作品的最好的註解。有利於我們去學習和輔助學習資料。
從現代人的水平來說大多數人是能夠看得懂《資治通鑑》的。但是這只是膚淺的看得懂。要說真正意義上的看的明白確實需要更大的時間和學習,來理解每一個詞的意義從而真正意義上的讀懂通鑑。
這麼說來 資治通鑑真的很難讀。僅此而已
-
3 # 我很愛讀歷史
資治通鑑是用古文寫的,對於一般人不太容易看懂,不過網上有很多網站都有白話文翻譯,缺點就是錯誤比較多,翻譯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找幾個版本相互對照著看,仔細理解,還是可以看懂的。如果真的有興趣,可以找一些出版了的高質量的白話文版本。
一、《資治通鑑》(常簡作《通鑑》),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裡,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二、版本數量多,推薦白話文版本
《白話資治通鑑》由臺灣學者黃錦鋐主持翻譯,臺灣二十七位教授譯。譯文以緊貼原著為第一要務,文字簡潔典雅,不以“現代眼光”做解人,不平添枝葉,不擅作發揮,以拙馭巧,讓讀者講到“乾乾淨淨的《資治通鑑》,乾乾淨淨的司馬君實”。
這是一部豪傑縱橫天下的“帝王之書”、名臣良將從政經略的“權謀之書”、芸芸眾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書”。
全書分冊基本以朝代及重大事件為分界,保持單冊內容的相對完整。便於讀者搜尋。《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為宋代名臣司馬光主持編寫,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記載,一氣銜接,使自漢末以來學者所編纂的各朝斷代編年之書,一變而為聯結古今的大編年史。為學史者必讀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