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涯
-
2 # 南方鵬
613年,李密助楊玄感起兵失敗,四處逃竄,後來經王伯當引薦,來到瓦崗寨,在隋將張須陀圍剿義軍時,力主抗戰取得勝利,又用計襲破隋軍大糧倉興洛倉並開倉濟民,遠近人心歸附,瓦崗主翟讓在眾人的勸說下,讓出首領之位給李密,稱魏公。李密軍令嚴肅,賞賜優厚,士卒樂意為他所用,隊伍發展壯大,擁有大批謀臣武將,一時風頭無二,因處理隋降官、分配軍資等問題,李密與翟讓一派發生矛盾,翟讓手下勸他取代李密,遂發生火併,李密殺死翟讓,接收其原心腹徐世勣和單雄信等人,迅速穩定形勢。火併翟讓,既是李密獨掌瓦崗領導權之時,也是義軍分裂的開始。
李密這時的決定,可算明智,瓦崗極盛之時,擁兵百萬,經過爭奪洛陽多次戰爭,以一支義軍單挑隋軍主力,損傷甚多,殺死翟讓,更是把義軍推向分裂的狀態,內部已開始面和心不和,如單雄信的降王世充,未必與殺翟讓無關。而當時邙山一戰,眾將被俘的被俘,投敵的投敵,就算投奔徐世勣據守黎陽,也只是自保有餘,進取不足,不可能再現極盛境況,後來的黎陽,李淵傳檄而定可為明證。形勢正如李密所說,“我有眾百萬,一朝至此,命也”。
-
3 # 五味社
李密降唐,是李淵誘捕的結果。
李密被王世充打敗後,原想自殺,但被部下阻攔,為保全屬下,決定投降李淵。“密身雖無功,諸君必保富貴。”
然而李密投降李淵後,又反叛,最後被殺,這是為何?
李密要反叛前,和李淵說:“山東之眾皆臣故時麾下,請往收而撫之。憑藉國威,取王世充如拾地芥耳!”
由此可知,李密並沒有眾叛親離,即便降唐,依舊深受愛戴。
另外也存在一個疑點,《資治通鑑》曾描述,李密降唐,其部分屬下而是降隋。
實際上,李密降唐是李淵誘捕的結果,李淵借李密戰敗,寫信給李密,希望與他結盟,而李淵的真實目的是收納李密的勢力。然而李密的一部分屬下並沒有降唐,反而降隋,降隋後,他們設法營救在唐的李密,最終致使李密再度叛唐。
從李密前後的選擇,可以看出,李密是一個前後矛盾的人,這也主動他日後的失敗。
回覆列表
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雖然有部分殘兵敗將,但是大部分的人已經沒有了捲土重來的勇氣和信心。被消滅還不如找一個靠山更實際一些,古人云:識時務魏駿傑,應該看清當下形式,不能再將僅有的兩筐雞蛋也碰的稀碎,儲存實力才有降唐的資本,不然,只能是落魄而亡,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