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時自己的兒子那麼多能選擇的很多?
29
回覆列表
  • 1 #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朱元璋按儒家傳統思想“立嫡、立長”為標準,不可“立賢、立愛”。任何事情都有兩面,立嫡、立長可以保持國家穩定,防止出現前朝的奪嫡與爭皇位的內亂。(元朝九十多歷史忽必烈駕崩也是由孫子海山接班兩皇帝有四十多年。元朝由於傳位沒有正統標準剩下四十幾年換了九個皇帝,可見爭奪皇位之慘烈。)

    至於燕王朱棣奪位“靖難”事件,那也是出乎朱元璋意料之外的。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都被他殺的差不多了,邊境要靠自己兒子去守衛。把已經長大成人,有能力,有戰功的九個兒子分封在最重要的關口,各自分了幾個衛所的兵力,號稱九大讓攘夷塞王。幾個實力雄厚的兒子互相牽制,拱衛長房長孫的天下。想法不錯,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次子秦王朱樉於洪武二十八年病逝,;三子晉王朱棡也於洪武三十一年死了,比朱元璋早一年。四子燕王朱棣成了諸皇子中最大的,尾大不掉形式開始形成,可是朱元璋已經只有一年的時間了,沒辦法也沒精力解決了。

    朱元璋的傳位規則作為祖訓被明朝的皇帝和官僚集團繼承下來,明朝基本按這個傳統。明英宗朱祁鎮因“土木堡之變”由弟弟郕王朱祁鈺接手當了幾年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暴斃,無子,由二叔家老大來繼承皇位,這就是嘉靖帝朱厚熜。而萬曆皇帝想要廢長立愛,想讓自己最喜歡的三子來繼承皇位,遭到官僚集團反對,最後二十多年不上朝,也沒能改變朱元璋留下的祖訓,由長子泰昌帝朱常洛繼承大統。

    朱元璋留下傳位規則對明朝的穩定是有一定作用的。它的另一面是明朝皇子生下來就安排好了誰來繼承皇位,太子缺乏鍛鍊和競爭壓力,導致明朝皇帝以懶散居多,也就是明朝好皇帝不多。

  • 2 # 真空陽臺壁掛太陽能

    朱允文,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孫,太子朱標的長子。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皇位的繼承問題,在此期間,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為朱棣又許多地方都與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諮詢的時候,大臣劉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麼將皇二、三子立於何地?當時朱元璋已經分封了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別被封為了秦、晉、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邊境重鎮,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於爭儲而出現內訌,後果將非常嚴重。因此朱元璋只得將朱標的次子朱允文立為皇太孫(朱標長子早逝)。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朱允文正式即位,改明年為建文元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牡丹花的生長條件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