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12851815840

    首先來了解一下地球大氣層的結構.

    我們的大氣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等許多層,由低到高順序分佈

    對流層是地球大氣層靠近地面的一層,它同時是地球大氣層裡密度最高的一層,它蘊含了整個大氣層約75%的質量,以及幾乎所有的水蒸氣及氣溶膠。這些物質能夠吸收長波輻射,根據物理學的原理,相對低溫的物體放射長波輻射,相對高溫的物體放射短波輻射。

    太陽放射太陽輻射,由於太陽高溫,所以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太陽輻射無法被對流層的二氧化碳、水氣等物質吸收,於是來到地面上,被地面吸收,由於地面相對低溫,所以再放射出長波輻射,這時大氣才能夠吸收地面放射出來的長波輻射,所以對流層的熱量主要來源於地面,離地面越近氣溫就越高。

    平流層中分佈著臭氧層,臭氧能夠吸收短波輻射,因此可以直接受太陽輻射,這樣,平流層也就越離地面近氣溫越低。

    對流層上冷下熱,造成熱空氣可以上升,冷空氣可以下降,這樣的話空氣對流活躍,所以叫對流層,因此這一層的雲雨現象活躍,因為雲雨現象的本質就是對流運動。

    而平流層正相反,造成空氣對流很困難,大氣穩定,因此飛機多飛行於這一層。

    溫室效應的原理就是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

    簡單來講,我們感受到的溫度變化並不是直接來源於太陽的熱量,而是來源於大地上空的空氣,大地吸收了太陽的熱量,向周圍的空氣中散發,因此,空氣是自下而上逐漸變暖的.所以,海拔越高,得到大氣中的熱量越少,自然溫度就越低;另外,海拔越高,空氣愈稀薄,儲存的熱量也越少.因此, 我們登上離太陽較近的高山或者來到高原時,感覺到不是太熱, 而是太冷.

    通俗地講,海拔越高氣溫越低的原因有以下幾條:

    1 因為氣壓低,空氣稀薄.海拔高的地區的大氣保溫較差,導致熱量大量散失

    2 海拔高的地方,雲層少,晚上對地面的逆輻射作用弱,溫度低

    由於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輻射少,因為,隨海拔的升高溫度越低,

    3 大氣的溫度主要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海拔高的地方,空氣稀薄,白天,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就少,溫度低;晚上,大氣的保溫作用差,溫度低.因此,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在對流層內,海拔大約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球神秘家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