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繼續努力以免遺憾結束

    答:彌勒菩薩 名“阿逸多”,是釋迦牟尼弟子,南天竺人。後來由人間生在兜率天內院中教化菩薩。據佛經上說: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流傳一萬年。其後世界道德逐步提高,不再須要佛教,佛教便自行消亡了。再過八百餘萬年後,彌勒菩薩由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見《增一阿含經》、《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也有把布袋和尚塑像稱作彌勒菩薩的。中國五代時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攜布袋,教化群眾,很得群眾信仰。臨終時說了一首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示時人,世人自不識。”因此,人們認為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樂山大佛塑的彌勒菩薩應該是阿逸多的像,而大肚彌勒佛是布袋和尚的形象。布袋和尚在五散人中,是作者杜撰出來的人物。布袋和尚的原型,是五代後梁的僧人契此,號長汀子,浙江奉化人,在嶽林寺出家。他身材矮胖,長相猥瑣,常以杖背一布袋,四出化緣,隨處坐臥。天將下雨,他便著溼鞋;天將乾旱,他便拖木屐。人們據他穿鞋著屐,便得知晴雨的變化。他雖瘋瘋癲癲,但與人談禍福吉凶,卻很靈驗。他死前口占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時人便據這佛偈,把布袋和尚看作是彌勒佛的化身。因此現在寺院門口的彌勒佛,塑造的就是蹲坐大笑的布袋和尚的形象。彌勒像旁常有這樣一副對聯∶「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口開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聯語詼諧幽默,是頗合身矮腹胖、笑口常開的布袋和尚的造型的。說不得大師的布袋,名叫乾坤一氣袋,質料奇妙,非絲非革,乃天地間的一件異物,尋常刀劍也無法把它刺穿。《西遊記》中的彌勒 佛有一個人種袋,法力巨大,神妙無方。黃眉童子盜去後,竟使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及諸天神將也束手無策。乾坤一氣袋雖無人種袋那樣的無邊法力,但其神異之處也是不可思議的。金庸塑造布袋和尚說不得這個人物,比較符合當時元末的歷史事實。元末的農民起義,大都以白蓮教宣傳組織群眾。當時的白蓮教,是個混合有佛教、明教、彌勒教等內容的秘密宗教組織。其教義是崇尚光明,認為光明定能戰勝黑暗。各地起義首領,便常以「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相號召,發動起義。因此作為彌勒佛化身的布袋和尚,被金庸選作明教五散人之一,是很合情理的。在《倚天屠龍記》中,布袋和尚說不得因指責周顛不肯同上光明頂,而被周顛一掌打落幾枚牙齒時,竟是一言不發,淡淡一笑。這正是「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具體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漢皇帝能力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