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問百答百科
-
2 # 興安雜談
問題中提出的是車馬俑,並具體為在戰場上的作用,我理解為秦朝戰車的作戰應用。
這種戰車從夏朝開始就有了,一些典籍中習慣將攻車稱為戰車,或稱兵車、革車、武車、輕車和長轂。夏朝已有戰車和小規模的車戰。從商經西周至春秋,戰車一直是軍隊的主要裝備,車戰是主要作戰方式。
秦朝戰車的乘法和使用情況,可以從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戰車兵得到準確反映。儘管出土時木質車體已經朽毀,但從陶質的戰馬、甲士的分佈情形可以看出:每乘戰車仍然是前駕4馬,甲士3人,戰車的形制也沒有很大變化。
當時戰車的數量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史記·張儀列傳》記載,當時秦軍的組成是“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說明了戰車在軍隊中的地位。戰鬥時,戰車和一定數量的步兵相互配合,衝擊敵陣,戰車上有士兵若干人,配備弓弩、戈等武器,主要用來衝破和分割敵陣,為步兵攻擊開啟缺口。戰鬥後期,還可以發揮速度優勢,追擊殘敵。
後來,隨著騎兵的興起,戰車的機動性等方面被騎兵趕超,逐漸推出歷史舞臺。
歷史意義:體現了中國勞動人命的智慧;體現了秦朝的藝術水平;體現了秦始皇的殘暴。
秦始皇陵兵馬俑,不但對研究軍事史上有著巨大的價值,而且對藝術史、科學史的研究具有獨特的價值,它再現了2200年前中國雕塑藝術的輝煌成就,為世界瞭解中國古代文明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秦始皇陵兵馬俑被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它和埃及、希臘等地的藝術精品的不同之處是以磅礴的氣勢、巨大的規模、嚴整獨特的藝術結構震驚世界。它使我們彷彿置身於秦朝,看到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揮著千軍萬馬,統一六國的偉大事業。
擴充套件資料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墓,其規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歷代帝王陵墓之冠。
根據考古工作發現,秦陵的陵基為近覆斗方形,夯土築成,陵基東西寬345米,南北長350米。圍繞封土堆,在地面上還築有兩重南北向長方形城垣,內城和外城的四面均有城門,城的四角還築有角樓。
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它是秦始皇陵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已發現了三個坑,基本呈"品"字形排列,總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兵馬俑坑均為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築,坑內埋藏有陶質兵馬俑7000餘件,木質戰車100餘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