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幹,為所欲為。
生態文明又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既有聯絡又有區別。說它們有聯絡,是因為生態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的內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內容:生態文明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而是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在這一點上,它是與物質文明一致的。
而生態文明所要求的人類要尊重和愛護自然,將人類的生活建設得更加美好;人類要自覺、自律,樹立生態觀念,約束自己的行動,在這一點上,它又是與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寧說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它們有區別,則是指生態文明的內容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說,生態文明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人類對於文明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文明是相對於野蠻而言的。從社會形態的角度看,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經歷了奴隸文明、封建文明、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人類又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等。但從生產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著眼點主要是物質,是物質生產能力的提高,人類物質生活的改善。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對。
因為在生產力水平很低或比較低的情況下,人類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總是佔第一位的,所謂“物質中心的觀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隨著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工業文明造成的環境汙染,資源破壞,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問題的產生和發展,人類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物質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視精神生活;發展生產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壞生態;人類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須保護生態平衡。
讓我們共同努力,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社會責任,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為創造美好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讓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
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幹,為所欲為。
生態文明又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既有聯絡又有區別。說它們有聯絡,是因為生態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的內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內容:生態文明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而是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在這一點上,它是與物質文明一致的。
而生態文明所要求的人類要尊重和愛護自然,將人類的生活建設得更加美好;人類要自覺、自律,樹立生態觀念,約束自己的行動,在這一點上,它又是與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寧說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它們有區別,則是指生態文明的內容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說,生態文明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人類對於文明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文明是相對於野蠻而言的。從社會形態的角度看,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經歷了奴隸文明、封建文明、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人類又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等。但從生產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著眼點主要是物質,是物質生產能力的提高,人類物質生活的改善。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對。
因為在生產力水平很低或比較低的情況下,人類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總是佔第一位的,所謂“物質中心的觀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隨著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工業文明造成的環境汙染,資源破壞,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問題的產生和發展,人類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物質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視精神生活;發展生產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壞生態;人類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須保護生態平衡。
讓我們共同努力,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社會責任,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為創造美好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讓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