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創作背景:
題西林壁
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
觀書有感
慶元二年(1196年),為避權臣韓侂冑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幹、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蘋鄉竹山村)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並寫下《福山》一詩。在此期間,他往來於南城、南豐。在南城應利元吉、鄧約禮之邀作《建昌軍進士題名記》一文,文中對建昌人才輩出發出由衷讚美。又應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為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為讀書亭書寫“書樓”,併為吳氏兄弟創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還在該村寫下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的著名詩句。朱熹離村後,村民便將蛤蟆窩村改為源頭村,民國時曾設活水鄉(今屬上塘鎮)以紀念朱熹。在南豐曾鞏讀書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書“書巖”二字,在巖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書“墨池”二字。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觀書有感》
朱熹(南宋)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開啟,清澈明淨,
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裡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
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
那艘龐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樣輕。
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
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
不是。
創作背景:
題西林壁
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
觀書有感
慶元二年(1196年),為避權臣韓侂冑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幹、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蘋鄉竹山村)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並寫下《福山》一詩。在此期間,他往來於南城、南豐。在南城應利元吉、鄧約禮之邀作《建昌軍進士題名記》一文,文中對建昌人才輩出發出由衷讚美。又應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為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為讀書亭書寫“書樓”,併為吳氏兄弟創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還在該村寫下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的著名詩句。朱熹離村後,村民便將蛤蟆窩村改為源頭村,民國時曾設活水鄉(今屬上塘鎮)以紀念朱熹。在南豐曾鞏讀書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書“書巖”二字,在巖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書“墨池”二字。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觀書有感》
朱熹(南宋)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譯文
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開啟,清澈明淨,
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裡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
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
那艘龐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樣輕。
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
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