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遠山的呼喚
-
2 # 肥仔老師談教育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山因為天然的偉岸,便給予人沉穩可靠的感覺;水因為天然的流動性,便給予人一種柔情可親的感覺。無論是父愛,還是母愛,迴歸最初就是一種本能。本能是不用用偏激的方式倡導的,因為它本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鑑於以上的理解,那麼兒女孝順父母,也應該倡導為一種本能,倡導為自然而然的事。
自古以來,中國都倡導孝義的重要,因此便有了“百善孝為先”的說法。而到了現代,社會經濟極大繁榮,這本來是好事,但是因為現代人過度追求物質的繁榮,開始變得越來越功利。功利削弱了親情,也削弱了“孝”。有鑑於這種現象,於是學校紛紛開啟感恩教育,而感恩父母,孝順父母理所當然成為了重要的教育內容。大力開展感恩教育,無疑是正確的,是符合時宜的。但刻意教育學生給父母洗腳,刻意教育學生跪拜父母,是否有過於偏激的嫌疑?是否有違背親情的天然性的嫌疑?其實我們更應該教育學生:孝順父母,感恩父母,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就如同“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一樣。而用太過偏激的方式教育學生孝敬父母,只會徒增學生的壓力,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父母養育兒女,兒女孝敬父母,此乃天性使然。我們教育學生孝順父母,要做到行雲流水,自然而然。
說到給父母洗腳,我要讚揚下我的老婆。
她初中畢業後,一直有給她姥姥洗腳和剪腳指甲的習慣,談物件時,經常聽她說,我今天去給姥姥剪了腳指甲什麼的,到現在她舅舅還經常說起她的孝心。
記得剛結婚那會,有一次我們在街上遇到一個精神有問題的流浪漢,在飯攤周圍來回的轉悠,老婆馬上到餅子攤上買了幾個餅子,又到小賣部買了兩包泡麵,非要讓我把吃的送給那個人。那個流浪漢接過吃的後,好像很開心的樣子,馬上朝我倆跑了過來,嚇的我們趕緊跑開了。
在我姥姥去世的前一年,我們全家回老家看望姥姥,老婆也跟我一同回去了,晚上的時候,老婆說,你給你姥姥也洗個腳吧,說著就去燒了熱水,打好了洗腳水,這是我第一次給我的姥姥洗腳,和姥姥有了最近距離的接觸,握著姥姥滄桑的腳,就這樣慢慢的給她洗,感覺是那麼溫暖,那麼的親切,姥姥也流露出和藹欣慰的笑容。雖然第二年我的姥姥就去世了,但是每每想到我給姥姥洗腳,心中都有一種暖暖的安慰。我很感激老婆讓我給姥姥洗腳,讓姥姥在彌留之際,她老人家能感受到一點點親情的溫暖。
在這裡我想對大家說,有空的時候去給長輩洗洗腳吧,給她們洗腳不單單是為了清潔,更是一種親情的互動,愛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