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混影視聽

    個人建議,請教心理學家

    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同,也不要讓他察覺自己被特殊照顧,聽從心理醫生建議,然後父母家人嚴格要求自己,不要過分情緒波動,或做出過激行為,慢慢引導,會有效果的,也會改正。

    脾氣怪不能代表人就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就不喜歡說話,不是我怪,是不喜歡,自己有內心的一片世界,我想說話的時候,別人也侃不過我,還有就是內心補著回答一些問題,覺得很幼稚。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都是未來的希望。

    一切都會好的。

  • 2 # 喵子

    寶爸寶媽再觀察下孩子食慾、休息睡眠情況怎樣?有沒有睡覺中做噩夢呢?

    如果孩子長期,這裡說的“長期”是指持續時間在三個月以及三個月以上的時間,寶爸寶媽應該給予足夠的警惕。

    在心理學上,當心理變化引起生理改變、行為改變,比如長期想象有人迫害自己、從而出現難以控制的自主防禦、發怒、無法與其他小朋友正常交往時,寶爸寶媽一定要帶孩子去三甲醫院的心理醫生處求助。

    讓心理醫生用專業的方式做出診斷與建議,進而共同開啟孩子的心結。

    我想寶爸寶媽在生活中也應該注意:

    1、給孩子足夠的接納與寬容空間,接納、寬容孩子的與眾不同,就像接納我們成年人自己沒有成為”億萬富翁”一樣。

    2、給孩子心靈放鬆的機會。比如暫停上幾天幼兒園,全身心的陪伴著孩子,用孩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給孩子充分的釋放心理壓力的機會。

    3、不給孩子壓力,不拿別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較,不嫌棄自己孩子行為的“古怪”,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4、試圖跟孩子聊聊天,問問孩子”學校裡最近發生什麼事情沒有?”、“班裡來了新的老師、小朋友沒有?”、“在學校裡吃的什麼飯,幼兒園裡什麼食物,寶寶最喜歡吃?”、“寶寶午睡睡著了嗎?做夢了嗎?睡不著時幹什麼?”,透過聊天讓孩子主動談起自己的生活。

    5、寶爸寶媽反思下自己最近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是否愉快,是否存在爭吵、家庭矛盾。

    6、最近家中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這些事情的發生後,有沒有好好跟孩子談談心,適當引導下,比如家中最近是否有親友去世等等。

    因為大人之間的爭吵,常常讓孩子無所適從,安全感缺失。

    最後祝願寶爸寶媽早點找到孩子行為“怪異”的原因,還孩子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