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東dz

    高俅原名高毬,本是東京一個潑皮無賴、市井流氓,連他的父親都容不得他,忍無可忍之下到官府告了他一狀,結果,高俅被“斷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後來,高俅到淮西投奔了一個開賭坊的閒漢柳世權。

    不料柳世權不想長期收留這個無賴。經柳世權推薦,高俅回到了東京投奔藥商董將仕。董將仕也不願收留他,便打發他去投奔小蘇學士,小蘇學士又將他推薦給小王都太尉。這一次,高俅算是找到了知音,小王都太尉居然待他“如同家人一般”。不久,小王都太尉的小舅端王看中了高俅。自從高俅投奔小王都太尉之後,實際上已露出了發跡的契機,這時的高俅雖然還是一個幫閒者,但無形中已攀上了高枝,平步青雲是遲早的事了。《水滸》作者別具匠心地在王都太尉和其舅端王的前面各加了一個“小”字,說明凡為老百姓所深惡痛絕的小人,自然受小人的賞識,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那個小舅端王不是別人,正是後來即位的徽宗皇帝。徽宗是個足球迷,恰好,踢球是高俅的長項,所以東京人才稱他作“高毬”。當然,僅僅踢一腳好球是不夠的,高俅自有別的本事。且看他初見徽宗時的表現:先使個“鴛鴦拐”將恰好滾到自己腳邊的球踢還徽宗,這一手令徽宗驚歎不已;然後,在回答徽宗問話時連忙“向前跪下”,繼而又“叉手跪覆”,並且“拜道”、“再拜道”,恭敬得不得了。徽宗令他踢球,他便“叩頭謝罪”,“把平生本事都使出來奉承端王。”

    看來,流氓無賴只能在老百姓面前耍無賴,耍威風,在權貴面前是耍不起來的。

    再說徽宗皇帝遇到了高毬這麼個知音,自然欣喜非常。他登基後,半年間便提拔高毬為殿帥府太尉。高毬發跡了,便將“毬”改做“俅”。大概他覺得“毛”字旁有禽獸之嫌,改作單立人,便人模人樣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駱駝祥子前八章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