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影視先生

    乘坐過飛機的朋友們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感受,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耳朵覺得悶,聽聲音彷彿隔了一層厚厚的阻擋,聽起來費力。甚至有時候在乘坐高層建築的電梯時,我們也會有類似的體驗。這是為什麼呢?秘密就在一個特殊的結構——咽鼓管。 咽鼓管是連線中耳腔和鼻咽部的管道,外1/3是骨部,內2/3是軟骨部,向內開口在鼻咽部的側壁上,我們稱這個開口為“咽鼓管咽口”。因為中耳腔向外有一層鼓膜和外耳道隔開,在一般情況下,向內的咽鼓管軟骨部閉合,這時中耳腔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腔隙。僅僅在吞嚥和呵欠等動作時,咽鼓管軟骨部短暫開放,用來調節中耳腔內氣壓,然後又復閉合狀態。只有鼓膜兩側,即中耳腔內和外耳道內的氣壓平衡時,鼓膜才能正常振動,傳到聲音。 我們知道,高度越高大氣越稀薄,氣壓也就越低。當飛機起飛時,外界的氣壓不斷降低,因為外耳道和外界直接相通,外耳道內氣壓也越來越低。但這時中耳腔內還維持在地面時的大氣壓,比外界氣壓高,鼓膜略往外凸。當中耳腔和外界氣壓差值達到一定程度時,中耳腔內的氣壓就會衝開閉合的咽鼓管,使中耳腔和外界氣壓一致,這時鼓膜就能回到正常的位置上了。所以,在飛機起飛時,因為咽鼓管能自動被迫開放,問題不大。 而在飛機降落時,外耳道內的氣壓由高空低氣壓逐漸升高到地表大氣壓,但中耳腔內還是低氣壓,這時鼓膜內陷,咽鼓管不能自動開放。如果不及時處理,輕者鼓膜內陷、充血;重者鼓室積液,有時透過鼓膜可見液平面和氣泡,甚至出現積血,表現為耳痛、聽力下降、耳鳴,並可伴有眩暈等;最嚴重可導致鼓膜破裂穿孔,傳導性耳聾。醫學上稱之為“氣壓創傷性中耳炎”。 防患於未然。我們如何保護自己,乘坐飛機時不讓鼓膜受損呢? 前面提到過吞嚥和呵欠的動作會讓咽鼓管開放,那麼我們在飛機降落時就有意的多做一些這樣的動作,來調節中耳腔內的壓力。有的航空公司專門為旅客準備了糖果,就是希望透過增加咀嚼和吞嚥動作來促進咽鼓管的開放。如果這樣的方法還不能解決問題,那麼再教您一招,就是捏住鼻子做擤鼻的動作,你就會覺得鼓膜突然向外彈起了。但使用這個方法時有兩點要特別注意:一,患感冒的病人不要做。否則您就會把感冒病毒和細菌也吹到中耳內,誘發中耳炎了。二,不要用力過猛,否則自己也會把鼓膜吹破穿孔,一定要柔和適度。另外溫馨提示帶小寶寶的大人們,請注意這個時候不要讓寶寶再睡覺了,最好能喂他們一點奶或水,讓他們在吞嚥奶水的同時也能開啟咽鼓管,用以調節中耳腔內氣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的空調顯示塵滿不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