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59799309560

    新業態包括15項產業

    1.融合化線上教育

    允許購買並使用符合條件的社會化、市場化優秀線上課程資源,探索納入部分教育階段的日常教學體系,並在部分學校先行先試。

    2.網際網路醫療

    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探索線上預約問診和線上預約檢驗制度,檢查結果、線上處方資訊等互認制度。

    3.線上辦公

    在部分行業領域形成對線下模式的常態化補充;推動完善電子合同、電子認證等數字應用的基礎設施。

    4.數字化治理

    構建政企數字供應鏈,支援民間資本參與水電路網等城市設施智慧化改造。

    5.產業平臺化發展生態

    支援傳統龍頭企業、網際網路企業打造平臺生態;鼓勵金融機構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依法依規為平臺提供金融服務。

    6.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

    建立政府-金融機構-平臺-中小微企業聯動機制,發展普惠性“上雲用數賦智”。

    7.“虛擬”產業園和產業叢集

    實施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行動,支援建設數字供應鏈。

    8.基於新技術的“無人經濟”

    支援建設智慧工廠,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智慧化、工廠運營管理現代化;發展智慧農業。

    9.培育新個體

    支援微商電商、網路直播等多樣化的自主就業,分時就業;鼓勵商業銀行推廣線上線下融合的信貸服務。

    10.微經濟

    支援線上多樣化社交、短影片平臺有序發展;建立微經濟等新業態成長型企業名錄。

    11.多點執業

    探索適應跨平臺、多僱主間靈活就業的權益保障、社會保障等政策。

    12.共享生活

    鼓勵共享出行、餐飲外賣、團購、線上購藥、共享住宿、文化旅遊等領域產品智慧化升級和商業模式創新;完善具有公共服務屬性的共享產品相關標準。

    13.共享生產

    鼓勵企業開放平臺資源,共享實驗驗證環境、模擬模擬等技術平臺。

    14.生產資料共享

    健全完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生產資料管理新制度;依託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技術,盤活空餘雲平臺,開發工具、車間廠房等閒置資源。

    15.資料要素流通

    依託國家資料共享和開放平臺體系,推動人口、交通、通訊、衛生健康等公共資料資源安全共享開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要飲用什麼水自來水還是優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