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717535719682

    對人的危害:水中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化成亞硝酸鹽,如果長期飲用,水中的亞硝酸鹽將和蛋白質結合形成亞硝胺,這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長期飲用硝態氮(NO3--N)含量超過10mg/L的水,會發生高鐵血紅蛋白症,當血液中高鐵血紅蛋白含量達到70mg/L,即發生窒息。水中的亞硝態氮(NO2--N)和胺作用會生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三致”物質。銨態氮(NH4+-N)和氯反應會生成氯胺,氯胺的消毒作用比自由氯小,因此當有銨態氮存在時,水處理廠將需要更大的加氯量,從而增加處理成本。

    近年來,含氨氮廢水隨意排放造成的人畜飲水困難甚至中毒事件時有發生,中國長江、淮河、錢塘江、四川沱江等流域都有過相關報道,相應地區曾出現過諸如藍藻汙染導致數百萬居民生活飲水困難,以及相關水域受到了“牽連”等重大事件,因此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已成為環境工作者研究的熱點之一。

    對生態環境的危害:氨氮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汙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由於NH4+-N的氧化,會造成水體中溶解氧濃度降低,導致水體發黑發臭,水質下降,對水生動植物的生存造成影響。在有利的環境條件下,廢水中所含的有機氮將會轉化成NH4+-N,NH4+-N是還原力最強的無機氮形態,會進一步轉化成NO2--N和NO3--N。根據生化反應計量關係,1gNH4+-N氧化成NO2--N消耗氧氣3.43 g,氧化成NO3--N耗氧4.57g.

    同時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由於氮的存在,致使光合微生物(大多數為藻類)的數量增加,即水體發生富營養化現象,結果造成:堵塞濾池,造成濾池運轉週期縮短,從而增加了水處理的費用;妨礙水上運動;藻類代謝的最終產物可產生引起有色度和味道的化合物;由於藍-綠藻類產生的毒素,家畜損傷,魚類死亡;由於藻類的腐爛,使水體中出現氧虧現象。其毒性比銨鹽大幾十倍,遊離氨(NH3)和銨鹽(NH4+)組成比決定於水的PH值和溫度,當PH值與溫度偏高時,遊離氨的比例較高,反之則銨鹽的比例較高。

    對水生物的危害:氨氮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為:攝食降低,生長減慢,組織損傷,降低氧在組織間的輸送氨氮過高會損壞魚、蚌的鰓,高於0.5mg/L時會引起無法進食和呼吸,直至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為:水生物表現為亢奮、在水中喪失平衡、抽搐,嚴重者甚至死亡。為保護淡水水生物,水中非離子氨的濃度應低於0.02mg/L。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石鯰魚怎麼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