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涯規劃師陳媛

    每位家長都是從孩子過來的,可是很多家長卻忘記了自己成長的歷程,孩子關注這些,是表明自己長大了,有自己的個性。家長面對這樣的孩子,不要硬性壓制,而是引導,也可以透過愛好發展技能,和能力,為以後的就業做準備

  • 2 # 一心唯公

    孩子要有正確的三觀,新奇的東西可以欣賞,但千萬不要沉迷。

    孩子和成人不一樣,思想正在成型期,正確的引導十分重要。這就和建房子一樣,不管是哥特式,還是中式閣樓,還是土圍子,地基都要夯得特別結實。有些人可能會反駁,正是由於保守的思想,才限制了孩子的發展,人類需要創新等,正確的思想與創新並沒有矛盾和衝突,從小奇裝異服,並不代表長大了就是個科學家。

    日本的漫畫,就是孩子成長的一劑毒藥,是另一種文化侵略,比武裝更可怕。如果外來文化只是特定的民族文化推廣,批判吸收,並沒有什麼不妥。日漫則不一樣,民族的東西很少,更多的是雜合了西方、中國的歷史和優秀作品,隨意篡改,隨意誇大,沒有什麼思想和文化底蘊,只是一味的迎合,一味的商業化。歷史,名著,在日漫裡面變得真相全無,英雄人物也成為了小丑一樣的存在,力挽狂瀾的,卻是日本歷史上的一些小人物,甚至是臆想出來的,這類東西,看都不要看,除了毒害,沒有任何價值。

    還有西方的快餐,熱量高,沒有營養,卻死貴死貴,成為了孩子和小青年的一種時尚美食。簡單和烹飪方式,簡單的食材,卻殺死了無數的中國美食。是中國美食不好吃嗎,飲食文化不深厚嗎?不是的,只是西方快餐進入中國的時候,其營銷方式和商業化程度,高出中國若干個Level而已。值錢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之外的東西。這些年隨著中國對自身飲食文化的宣傳和引導,中華美食得到了自己一點兒地位和價值,並走向世界,正是市場化發展的成果。

    還有南韓的化妝品,面膜就是一個笑話,卻風行全國,韓劇也在浪費著主婦們的感情和眼淚,綜藝成為國內電視臺的效仿物件,集團化生產的男團女團,一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少男少女,成為了迷哥迷妹們追捧的物件。對SD,起碼有一點是有益的,就是讓華人認清了棒子麵目,讓男團女團失去了市場。有些東西不是我們沒有,只是我們的市場化程度不高而已。

    同樣的,嘻哈文化,奇裝異服,新奇可以,欣賞可以,也就是聽一聽看一看,當作認知世界的一種途徑,若是迷戀,大可不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金流動比率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