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可夢阿凡

    我們都知道《大逃殺》的日本原名叫做《 Battle Royale 》,改編自 1999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

    但 Battle Royale 並非該小說的創造,而是古已有之。如果對職業摔跤有所瞭解的朋友,應該會知道在職業摔跤中就有一種比賽模式叫做「 Battle Royale 」,那正是一種多人混戰的賽制,最終還站著的人贏。

    而早在職業摔跤使用這個詞之前,這個詞就已經存在了,最早可以追溯到 15 世紀之前。在那個時候的歐洲,這個詞所指的就是「大混戰」——不過並不是人的大混戰,而是雞的。

    鬥雞是一種廣泛存在於全球不同地區的古老活動,除了中國,東南亞、美洲、歐洲等都有流行,這其中就有英國。很多地方的鬥雞都只是民間活動,但在英國,則發展成了一種全國性的賽事。亨利八世( 1491-1547 )在位期間,在倫敦建了一座專門的皇家鬥雞場:

    除了經典的單挑,當時還流行一種把一群雞扔進場中的,讓它們相互廝殺的賽制,當時的這種賽制就稱為「 Battle Royal 」。但是,在此之前是否就已經存在「 Battle Royal 」的說法,已經不可考了。

    這個詞首次出現在印刷品中,據稱是在英國劇作家 James Howard 於 1672 年出版的戲劇《 All mistaken, or the Mad Couple 》內[1]。該劇的第一幕中,一個拈花惹草的角色 Philidor 被私生子們的保姆們找上了門,在保姆們的連番轟炸下,他說出了「 now for a battail Royal」,來形容當下的混亂場面。

    但這裡顯然還只是把這個詞引申來指代環境的混亂。而將這個詞用到指人與人之間的搏鬥,似乎要往後追溯到 18 世紀的英國。當時流行一種混戰式的拳擊比賽,也叫做「 Battle Royal 」[2]。這估計就是後來職業摔跤中「 Battle Royal 」的由來。

    至於在藝術作品中的表現,最早可以找到美國黑人學者拉爾夫·艾里森在 1952 年出版的小說《看不見的人( Invisible Man )》。該小說在第一章「 Battle Royale 」中描寫了一場黑人之間進行的「 Battle Royale 」拳擊賽。這其實源自於當時美國社會上廣泛存在的、強迫黑人進行「 Battle Royale 」的現狀[3]。

    所以,這種「設定」並非出自於什麼作品,而是血淋淋的現實。而現實比藝術更恐怕的地方在於,雞和黑人打死打殘,也賺不到什麼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賣吃點店裡能有老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