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風女人

    不請自來。本人本碩歷史專業,985院校的。首先,研究生分為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在讀書體驗上應該是有所區別。而我還沒到博士,但是心中還有個博士夢,但願有天能夢想成真吧。其次開設歷史學研究生培養的學校不少,且分三六九等,體驗肯定也是有差別的。在此,歷史學下分比如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古代史,近現代國際關係史等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的方向學習生活體驗也不一樣。所以就歷史研究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很難一概而論,那麼在這裡,我就根據我讀碩士的經歷,談點我自己的體驗和看法吧。

    讀歷史研究生的一般分兩類,想繼續深造讀博的,和想畢業後就參加工作的。這兩種人的讀研體驗也幾乎完全不同。我那些想繼續深造讀博的同學,不難發現,他們的學習都很努力,幾乎天天泡圖書館,查文獻找資料,在做好日常功課的同時,時間不衝突的情況下上博士生的課程並參與他們的討論,甚至有的人加入了博士學長們的學術討論小組。與此同時,他們還會盡可能的寫論文、發論文,導師有專案的就跟著導師做專案。這種人,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清,搞學術是興趣,並且想把之作為事業來完成,他們的讀研生活,可以說非常地充實。

    那麼不想讀博的人,在讀研的時候都會幹點什麼呢?研一的時候課程相對來說比較多,所以大部分人會老老實實地上課,課餘就會更加註重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喜歡旅遊,有的人喜歡宅宿舍,有的人喜歡參加社會實踐,有的人就做點兼職,還有個別人,想畢業之後出國讀個別的專業的碩士的,就各種學習英語,考雅思託福等。研二的時候課程就少了,研三的時候基本沒課了,這個時候除了為了論文做準備,還得為找工作做準備。

    讀研生活的體驗,導師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有的導師對於自己的學生採取“圈養模式”,要求比較嚴格,會帶著學生做專案,有好的實習機會會推薦給想畢業參加工作的學生。比如有的同學,有出國交流的機會,就給學生爭取,並且一定程度上提供幫助。有的導師對於自己的學生,就採取“放養模式”,導致有些本身對學術缺乏興趣且自制力差的學生,經常翹課,作業不按時完全,甚至考試掛科、畢業論文不透過等現象。

    總體而言,歷史研究生的生活相對來說比較自由,但是也更容易虛度。所以在準備讀歷史研究生的時候,就要想好自己想要幹啥,立個目標。只有為了目標而努力,才不至於為了到最後因為虛度時光、碌碌無為而苦惱後悔。那麼我的那些同學們現在在幹什麼呢?讀博的畢業後不是去了高校教書就是去了研究所。畢業後工作的同學現在有當公務員的(國家部委、地市等),有當老師的(省市重點中學等),還有在媒體行業的(央視、省級電視臺等),還有在國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班家長問寶貝握筆姿勢不對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