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1 # 2分鐘看世界

    80年代的中國到底是什麼模樣的?

    這對美國夫婦鏡頭下的影像

    能給我們一些珍貴的記錄

    他叫唐納德,當時30出頭,

    在南韓服軍役,官居少校。

    他的太太葛蘭達,隨軍家屬。

    夫妻兩人每年都會安排一次國外旅行。

    為了紀念結婚5週年,

    他們決定再一次出發,

    恰巧看到了“中國10日遊”的廣告,

    就這樣決定了目的地。

    每人1800美元的團費讓小兩口很是吃力,

    葛蘭達為了攢夠旅行資金開始出去打工。

    1981年11月,他們飛往香港,

    然後直飛大陸,在南京大校場機場入關。

    和我們每一個外出旅行的心情一樣,

    唐納德抑制不住的激動,

    手中的相機不停地拍攝著他的所見所聞。

    那時候沒有wifi、沒有優越的物質條件

    人們卻無比的快樂、真實、淳樸

    第一站:南京

    落地南京入關,緊接著轉機上海。

    穿著制服的海關工作人員

    那時候就已經開始流行空氣劉海了

    那時候,沒有各種各樣的化妝品

    卻有著真摯的笑容

    (左邊的小哥哥側顏好像趙又廷)

    蓋上海關通行戳

    據說海關跟著收音機學了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語

    第二站:上海

    80年代的上海在唐納德的鏡頭中展現的更有味道。

    南京路步行街36年前的模樣

    大街上都是藍色、黑色的棉服

    路邊的繩子上晾晒著衣物、被子

    滿滿的煙火氣

    那時候中國獨有的三蹦子

    老師帶領小朋友過馬路

    工廠工人在休息期間

    活動身體

    中國奶奶的形象

    辛勤、慈祥、博愛

    紅領巾隨風飄揚

    拍照收費的小商販

    現在一切景區也提供這樣的服務

    遊覽豫園的人們

    那時候,人們閒暇的時候

    也帶著孩子們出去活動

    愚園路1136弄31號,義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築

    原王伯群私宅,上海灘少有的豪宅

    如今變身上海長寧區少年宮

    孩子們的課餘生活很豐富

    在少年宮練習書法

    小姑娘學習刺繡

    那時候沒有繁重的英數奧

    只有歡快的舞蹈

    盡情的歌唱

    旅行團還特地安排了小朋友表演節目

    參觀傳統工藝廠,解中國傳統文化

    第三站:杭州

    杭州的雋美,同樣吸引著唐納德夫婦。

    從上海坐火車到杭州

    耗費了半天的光景

    當時女士的燙髮頭

    男士的白襯衫、紅領帶絕對屬於新潮派了

    這大概是唐納德眼中古典而新潮的東方女子吧

    那時候金髮碧眼的老外

    在中中國人群中顯得那麼特別

    當美中國人遇上日本人

    他咔擦給他們拍了張合影

    那時候,家中的孩子都有一頂這樣的閃閃紅星帽

    鏡頭下都是中中國人的情味兒

    那時的小販都拿著算盤

    如今連計算器都要被淘汰

    賣水果都用手機支付了

    那時候的文藝青年

    在公園裡寫生畫畫

    那時候,汽車還沒有佔領大多數街道

    悠閒隨意的走在路上說說笑笑

    那時候,學生都扎著兩股麻花辮

    很有年代感

    第四站:北京

    中國的首都是唐納德夫婦的第四站,

    國際友人一定不會錯過。

    在故宮

    中國老奶奶的三寸金蓮讓他們驚呆了

    首都北京,改革的萌動

    有你想不到的肅穆與純淨

    八十年代最流行的汽車款式

    方頭方尾

    那時候的北京農村

    村民趕著羊群去放牧

    那時候,驢拉車還很常見

    和唐納德一起旅行的“驢友”

    也拍了不少好片,尤其是北京這一輯

    這些老記憶,

    給經歷過的人無限回憶,

    給我們以無限遐想。

    第五站:天津

    中國的探索之旅將在天津畫上句號。

    他們很少拍到此一遊照,

    膠捲幾乎都用來記錄中國的市井民情。

    警察在路口執勤

    集市上人流攢動

    地毯廠的工人正在專心的修剪

    參觀景泰藍工藝

    每個時代,能夠被大家所銘記的,必然是勇者。

    那個時候,旅行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名詞,

    而唐納德夫婦,

    用獨特的視角拍攝了1600多張照片,

    記錄了當時的中國。

    所有的底片,唐納德都視如珍寶,

    直到交給一個在美國生活多年的中中國人張望處理,

    他們才逐漸呈現在人們視野之中。

    那時候,生活不富裕,

    衣服不鮮亮,生活卻無比幸福。

    如今,衣食住行都光鮮亮麗,

    大家的幸福感卻降低了。

    或許,越簡單,越幸福

  • 2 # zhanghhdebb

    時間匆匆而過,歲月一去不復返,如今拿起以前所收藏的一些關於過去的一些照片和文字讓人淚流滿面,這些珍貴照片,是80年代的人心中,最美好、最純真、最真摯的回憶,裝裱了80年代人一路走過的大多風景。既有他們那個時代的人才會經歷的故事,也有大量我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圖片。翻完了它,再翻翻家中年少時儲存下來的老黑白照片,一種感動的情緒會油然而生。

  • 3 # 胡蘭英

    我是一九八零年因家貧回鄉務農的,那一年村裡分成了三個組。把所有的田地耕牛農具倉庫都分成三份。

    生產隊剩下三千多塊錢,村領導決定,留來修一座石頭橋。可能因為錢不夠多吧,修的石頭橋有點矮,兩邊岸上有陡的坡。那陡坡村民反覆地修,以便車輛通行,村裡的人和鄰村的人都很高興,從此結束了過木頭橋的歷史。因為以前過木橋很不方便,長洪水時,橋上的木頭還會被沖走,人們就要再次伐木搭橋。

    在小組掙了三年工分,就分田到戶。我們家六口人,分得六畝多田,還有幾畝旱地。和另一家四口人共分得一頭大水牛。分田到戶後,感覺也挺好的,自己幹自己田地的活,我們那種的雙季稻一般人家除了交公糧外,剩下的糧食吃不完,多少還可以賣一些。另外還在地裡種有黃豆花生木薯紅薯芋頭等,家裡再養幾頭豬,雖然辛苦,生活也可以。

    已忘了那一年村裡有一戶人家,第一次買的黒白小電視,村裡的人很多人,還有鄰村的一些人都擠著在他家看 。現在我還記得看的幾個片名<<霍元甲>><<上海灘>><<女奴>><<陳真>><<渴望>>等等。

    好像八十年代初就不再用布票了,從此,人們結束了用布票買布的歷史。

  • 4 # 無名指477

    八十年代,就是我出生的年代。那個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電視很少,自行車很少,汽車更少。那有什麼呢?可能更多的是戶外活動。那時候我還沒有近視,可以抓青蛙抓蜻蜓,可以扇紙片子,甩泥炮。零食多半來自轟隆一聲響後炸出的爆米花。每次都響的那麼猝不及防,嚇得一群孩子哇哇大叫。那時候窮啊,好多人圍著我家一臺黑白電視看,電視放在院子中央,大夏天,播著當時熱門武打片霍元甲。當時男孩崇拜李小龍。女孩迷戀小虎隊。那時候最喜歡小賣店。每逢考完期末期中這種大型考試。就會獎勵自己去小賣店大吃一頓。鴛鴦餅乾來一盒,三毛汽水來一瓶,生活不要更美。那時候最期待媽媽進城回來給帶好吃的。總覺得長春是個好大的地方,以後一定要去看看。長大了,我也上班了,買房了,可是媽媽身體卻不好了,坐車暈車,臉色蒼白。其實覺得還是記憶裡的好,不富有但富足。

  • 5 # 索索199027208

    我爸在水利單位,以前電話都不普及,但防汛排澇需要上傳下達,離不開電話,我爸是電話外線工,在70年代我爸他們就每人一部28自行車,哪裡線路有問題就一點一點排查。

    記得當時河東邊一個院,也是機關辦公樓所在地,河西北邊一個院,這邊是家屬區,我家就住這裡,河西南邊一個院,是排灌實驗站和家屬區,每個院都有電話,就是手搖電話,直接接到東邊總機房再分撥到其他地方,小時候爸爸經常不在家,在下面二級單位出差或者在排查故障的路上,想爸爸了就跟爸爸打電話。有一次,爸爸在洪湖高譚口,爸爸跟我打電話回家,我問爸爸在幹嘛,他說剛喝完酒,我說,我就知道你喝酒了,我都聞到酒味了。還有一次,隔壁王媽媽生病了,我跟她老公劉叔叔打電話,說,劉叔叔,你快回來,買桔子罐頭回來,王媽媽生病了,你快回來看她。

  • 6 # 高山流水30824978

    謝您邀請!八十年代,對於我們五零後來講,真的是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印象深刻的是我們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大潮!見證了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走向了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真的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 7 # 真實求實

    五分錢買的蔥,一毛錢的冰棒,美美的糖畫,還有吃的時候拉的長長的麥芽糖。學校後面那兩道長長的大理石滑梯就承包了小學五年裡滿滿的遊樂回憶。節假日,三兩個要好的好朋友一起拿著一片鐵網片、一雙筷子、幾個地瓜跑到公園裡樹枝比較多地方,搭起了了烤地瓜,在地瓜烤的過程中享受著公園的美景與朋友間濃濃的友誼。想想那時候的我們真的是很開心,很簡單。

  • 8 # 小小孫說

    最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八零後,說實話對八十年代的記憶不算太多,因為那個時候,我!太!小!了!但是還是多多少可以給你分享幾件模糊記憶中的八十年代的趣事!

    滾鐵環,抽陀螺一大堆的小夥伴一起玩!

    記得小時候是有很多很多玩伴的,不像現在的小孩,連個玩伴都沒有,整天憋在家裡,天天都是在家裡玩手機,玩平板,我們小時候可以一起做遊戲,什麼魔鬼抓小姐,跳房子,捉迷藏,能玩的遊戲太多太多了,那才叫真正快樂的童年!

    那時候房子一般都是土坯做的!

    那時候家裡面一般都很窮,房子都是土坯做的,裡面又亂又黑,奶奶一般也不太在意家裡的衛生,整天都在地裡,家裡的糧食都是一屯一屯的,西瓜是可以拿麥子換著吃的,西瓜換一大堆堆在地上,從地裡回來就吃一頓,吃西瓜都是整個切開一個小口,拿勺子挖著吃,現在買西瓜都是隻買一半,吃多少買多少!

    不用上幼兒園,可以天南地北的跑著去玩!

    一堆的小夥伴去別人地裡挖紅薯,幾個小夥伴看到雞以後,追著打死然後烤著吃,當然了回家以後也要挨一頓“皮鞭炒肉”,拿著手電筒去小樹林裡抓知了,絕對的美味!還有和別的小夥伴打架了,跑回自己家從來不敢告訴父母。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段,天真無邪,無憂無慮,什麼趕集、看廟會唱大戲要多好玩就有多好玩,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鹿原》到底隱喻什麼?